分节阅读 389
众人都吃了一惊,李静忠更是大怒:“你这样做,可对得起殿下?”
“非如此不可,王既死,元公路上位,我在御史台便难以立足,不如以此邀名,然后去边疆!”
“去边疆?”
“殿下举步惟艰,原因乃在无兵权在侧,靠着城外聚拢几十个死士,能有何为?王焊纠合数百人,尚不足为叶畅四十人冲杀,边军强悍,当倚仗之以成事。”裴冕斩钉截铁地道:“昔日李林甫为何要除皇甫惟明、王忠嗣,便是因为此二人手绾兵权又助殿下。如今李林甫不在,殿下当复植心腹,置之军中,万一有变,即可护卫!”
众人听到这里,都是微微点头,以此次王之变为例,如果他们手中有禁军兵权,便可借着平乱之机,将李隆基隔绝开来,然后乘势让李亨继位。
“果然是刻薄寡恩的性子,这边大事还没有成呢,就急着想要舍弃咱这过河卒子了!”在心里喃喃说了一声,他四下望了望,便向着东市行去。
还是东市的某一家铺子里,当李静忠走进去之后不久,便连接着有数个伙计出去,铺子也关门打烊。
在天色暗下之前,几个人影从后门进了这铺子的里院,而李静忠在此已经等候多时了。
望着到这里的诸人,李静忠叹了一声。
张眉头一扬,有些不耐烦:“殿下有什么吩咐,你为何这般模样?”
“既是如此,辛苦裴公了……卢杞,你向来多智,为何今日一言不发?”
“我在想,杨钊究竟是否知晓那庄子里是殿下安插的人手。”卢杞慢条斯理地回答:“若是他不知道而为之,那就是一场误会,若是他知道……那么殿下虽然再无李林甫压制,却又要面临杨钊了。”
卢杞在李林甫门下呆了许多年,众人都知道,他跟李林甫学了不少东西,听得此语,他们都吸了口凉气:“杨钊有意?”
“别忘了,贵妃娘娘才三十余岁,虽然不能生育,却可以认养某个王子为子嗣。”卢杞目光转冷:“是到冷宫里当个旧太妃,还是在宫中当皇太后,你们说呢?”
一时之间,屋子内鸦雀无声,众人都被卢杞大胆的念头惊住了。
“殿下在西城外有个庄子,庄子里原有一些护卫,杨钊今日突袭庄子,将里面的人杀尽了。”李静忠有些难堪,但旋即推卸责任:“这庄子近来都是李泌在主持,定是此人,走漏了消息!”
“杨钊怎敢如此?”另一人皱眉道。
“只将王余党的罪名栽上去就是!”李静忠看着那人:“裴公,王失机,汝当何为?”
叶畅虽是嫁祸于太子一党,但有一点,他却是歪倒正着,王身边,确实有太子安排的人手。
裴冕为京畿采访使判官、监察御史,正是王仰赖之助臂,其人虽亦不学无术,但机警善断,行事果决,向来为王所倚仗,而与王焊的关系亦是极佳。听得李静忠相问,裴冕毫不犹豫:“王必死,但他于我有举荐之恩,他死之后,我将替他料理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