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92
叶畅越想越兴奋,他也需要有一个人来与自己分享这种欢乐,因此忍不住又道:“最初时当然是做不到亩产几千斤,但亩产几百斤,超过如今的水稻小麦产量还是没问题的,关键是它们都不怎么挑地方,哪怕是稍贫脊一些的坡地、旱地,只要能灌溉,那么它们都能生长。而且经过一些年的选种和积累种植经验,它们的产量,必然会接近千斤,甚至超过千斤。到那个时候,我华夏人口,便可以由如今的八千万,一跃至四万万……”
对此叶畅深信不疑,在他另一世的记忆当中,华夏古代人口的极限就是五千万,每当超过这个数字,因为土地与人口的矛盾引发的乱世就会对人口进行消灭。直到江南被充分开发之后,这个数字上限增到了一亿,但是在土豆、玉米、红薯等美洲高产农作物传入、推广之后,这个数字则暴增到四亿。
“四万万……”这个数字吓了李腾空一跳,五倍于今的人口,到哪儿去有那么地方住?
“对,四万万……我此前一直担忧,因为产钳、孕婴护理之改进,如今人口增长极快,这些新增之人,如何将之养活,现在不虞此事了,回辽东之后,我便要下令鼓励婚配!”
李腾空听得这里,又有些抑郁不乐,毕竟成亲这么多年,竟然还无一子半女。莫说已经有人在她耳畔嚼舌,就
这些时日,李腾空一直郁郁,两人膝下又无孩儿可以承欢解忧,所以叶畅借此机会,合一个问题分分她的心,免得总是悲伤。李腾空眼眸微转,然后惊愕地掩住小嘴:“莫非,这二者皆为高产,不论贫腴与否,都能高产?”
李腾空一语说到了关键,这让叶畅觉得有些无趣:“这么简单便被你说中了?”
李腾空掩着嘴,微微笑了一下,然后又收敛住:“郎君唯利是图,这一世往来奔波,都是为万民之利,为万世之利,若不是如此,有何事能令郎君如此欢喜!”
说到这里,她美目微微撩了一下,心中隐隐生痛:若不是叶畅如此高兴,在失去父亲之后,她又如何高兴得起来?
“我自己倒不觉得自己如此了不得……你说的对,有些人眼中,我只是唯利是图罢了。”叶畅自嘲了一句,然后正色道:“娘子,这事情我只对你说,玉米、马铃薯亩产可至数百乃至千斤之上,操持得法,甚至数千金亦有可能!”
李腾空虽出身富贵,品性高洁,却不是不接地气的娇小姐。跟着叶畅,多少了解一些实务,对粮食产量,自有认知。她知道叶畅这些年在辽东、安西和云南都在全力推动大农庄耕作,对于选种育种、施肥除虫甚至改造耕地都极其上心。在辽东,由辽东体系中薪俸最高的王昌龄亲自主持的农学所,专门进行农作物的栽培研究。
目前大唐粮食亩产最多的便在辽东,每亩产量也不过是三百余斤,这已经是很了不得的成绩。
若是千斤……
李腾空终于明白,叶畅为什么这么兴奋激动。
亩产千斤,能够养活多少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