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种
槌:悬置蚕箔的木架。王祯农书说:“此南方槃篚有架,犹北方椽箔之有槌也。”意思是说南方将放置蚕槃蚕篚的木架称作“蚕架”北方则将放置蚕箔的木架称作“蚕槌”是知“蚕槌”和“蚕架”为同义,只是南北异名罢了。
未时:古时用十二地支记时“未时”是午后一点至三点。
2子不生:这里所说的“子不生”显然不是由于蚕卵受精不良,因为卵的受精过程,远在此时以后。所谓“子不生”大概是因为在簇下作蚕的母蚕体弱,所产卵发育不良所致。
3罨:覆盖,掩盖。
4苫草:盖蚕簇的干稻草、谷草。
5强梁:强悍的意思。在这里是指勇于争夺好位置作茧的强健的蚕。殿本作“强良”
6陈志弘:不详。本书本卷引“陈志弘云”一条“陈道弘云”一条,殿本均作“陈志弘云”两条均在小注的最后,石声汉说:“怀疑是重刻写编时,司农司补入的。”
7胎教:按:“胎教”是指妇女怀胎后,其思想、视听、言动,必须处处注意,给予胎儿良好的影响。这里所说的是蚕的“胎教”当然不涉及思想及行为是否端正等项,主要是说必须保持母蚕健康,使蚕子先天壮健无病。
8这里所指出的大多是发育不良和有病的蚕蛾。其中也包括最先出茧的蛾,即后文士农必用所称的“苗蛾”和最后出茧的蛾,即后文所谓“末蛾”也不能作种蛾,以防成蚕眠起不齐。
9野语:本书共引用五条。颇像是书名,也有可能是指民间流传的说法。
10小灰纸:一种特制的纸。制法不详。
刺芥:石声汉指为“刺蓟”按:蓟,菊科,春初出芽,叶与茎多刺,花呈紫色,萼有冠毛,形似眉刷。但谓埋过蚕蛾的田地可以不生刺芥,却不太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