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与赵家断绝关系
噎的那人一口气提不上来,留下一句“泼妇”就气呼呼的走了,不再管这闲事。
不知是不是今天受到的打击太多,总之秦英一口气没有提上来,晕倒在赵三郎怀里,吓得赵三郎抱起秦英就要走,不想被孙氏拉住,“赵三郎盖了手印才准走。”
气的赵三郎抬脚就想给挡路的孙氏一脚,没想却感觉到怀里的人扯了扯他的衣襟,赵三郎这才放下脚,阴沉着脸看也没看的就在赵四郎手里的断绝文书上按了手印。
赵婆子和赵老头这样做,有些人一点也不觉得奇怪,毕竟同样的事很多年以前也发生过,只不过那时是赵老头与他的兄弟间,因而只在心里叹息赵三郎没有投对胎,遇到了赵婆子和赵老头这对眼里只有银钱的父母;其他人可怜赵三郎和秦英但有前车之鉴不敢明目张胆的说出来,只三三两两的私下议论起来。
孙氏见赵三郎按了手印,也就不再拦他的路,退到一边任由赵三郎抱着秦英离开。
秦英拿眼望去,这断绝文书一看就是刚写好的,上面的字迹有些还没有完全干,是了,这一定是孙氏进去叫赵四郎写的,整个赵家也就赵大郎和赵四郎读过几年书,赵大郎在镇上守着杂货铺,那就只有赵四郎了。
围观的村民们都不识字,那手印一眼就能看明白,可那字却看不懂,因而有人问道:“这上面写的啥?赵四郎你给大伙儿念念。”
赵四郎咳嗽两声,才读道:“‘断绝文书,我赵大生(赵老头)与赵三郎于万寿六年三月十二正式断绝父子关系,从此赵三郎不再是我赵家子孙,我赵家也和赵三郎老死不相往来,形同陌路。\'各位这断绝文书上明明白白的写着我爹和赵三郎在六年前就已经断绝了关系,我们赵家和赵三郎一家早已经是陌生人了。”
言下之意也是告诉大伙,他们今天将赵三郎和秦英赶出赵家是合情合理的。
赵三郎从头到尾都面无表情,不言不语,可秦英听赵四郎读完断绝文书后,似乎深受打击,喃喃道:“怎么会这样,不会的,不会的,六年前公公婆婆只是说分家,没有说要断绝关系啊,而且从我们出来单过后,月月都有给二老赡养费的,不久前婆婆还对我和三郎说只要我们交了银钱和粮食就让我们回来的,公公和婆婆从没有说过要和三郎断绝关系的话呀……”
赵三郎抱着秦英一路在人们的议论声中往后山走去。
上了山路,秦英觉得戏演的差不多了,于是睁开眼睛挣扎着从赵三郎怀里下来,笑着向赵三郎邀功道:“怎么样?我最后这招不错吧!”
刚才被抱在怀里,她可是清清楚楚的听到村里人都站在他们这边,指责赵家人的薄情寡义,看来这舆论引导的不错,最重要的是赵家人给力,居然能不在乎名声,当众做出和他们断绝关系的事来,对于这一点秦英还是有些意外的,毕竟在这个时代人们最看重的就是名声。
“胡说,你们怎么会不知道,当年你和赵三郎不愿意侍奉我和老头子硬是要出去单过时,我就说过了只要你们踏出赵家门从此就不再是我赵家的人。”
却只字不提银钱和粮食的事,接着又对大伙儿说道:“乡亲们今天就请你们在此做个见证,从此我赵家与赵三郎这个不孝的畜生再无半点瓜葛,我就当作从来没有生养过他,免得带坏了我赵家子孙。”
“婆婆,不要啊,您要是怕我们问您要粮食,我们不要了,但您和公公不能不认三郎和小石头啊!”言下之意就是赵婆子和赵老头贪图他们的粮食,为了区区粮食居然可以连亲儿子和亲孙子都不认了。
当年的事村里好些人是晓得的,明明是赵婆子嫌弃秦英,才将赵三郎一家子赶出来的,今天却颠倒是非,硬说成赵三郎和秦英不孝,断绝了关系。
因而有那好心的就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不想被赵婆子啐了一脸,“呸,这是我赵家的事,你一个外人凭啥插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