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插曲(1)
因为自家没有喂猪,秦英便让赵三郎在佃户中要卖年猪的人家里买了整头猪肉,也不是特别大,只是百十来斤,秦英打算做成腊肉,这样能吃一整年。
后来又专门去猪肉铺子买了几副猪肠回来,准备做成腊香肠。
灌香肠的材料,秦英就打算捡现成的物尽其用,把猪肉剁碎拌成不同的口味灌进猪肠里,这灌香肠用的猪肉不能太肥,也不能一点油气也没有,并且还不能剁的太粗,不然做好的香肠切不成片,会散。
至于味道,秦英打算做成辣味、广(甜)味和咸味三种。
秦英和赵三郎两人连着忙了好几天总算是把猪肉用盐腌好,把香肠灌好,接下来只要用烟慢慢熏就行了。
但是马上又想到另一个问题,“要是肖氏去村里打听,知道咱们并没有收王大哥家的租子咋办?到时候估计更难打发了。”看在秦正的面子上又不能真的和肖氏撕破脸。
赵三郎却不担心这个,笑着对秦英说道:“王大哥和嫂子前些时候不是给咱们送东西来了嘛,咱们就一口咬定那是交的租子。”
秦英想起来了,秋收后王大郎和张氏确实给他们送了些粮食来,说是他们现在住在县城里不容易,自家有的能省就省。
王大郎和张氏又是机灵的,一定知道怎么应对肖氏,于是秦英就不再担心了,转身做自己的事去了。
肖氏果然被赵三郎给唬住了,一连七八天过去了也没有再上门来,最后秦正却是来了,见到秦英和赵三郎立刻表明立场,说是不种赵三郎的地,现在自家的地还能勉强维持他们一家人的生活,再说地多了他也忙不过来。
熏腊肉的地方被赵三郎安置在了后院新搭好的简易小棚中。
不想为此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作者有话要说:
三更完毕!!166阅读网
最后赵三郎不晓得怎么想的,居然把村里的宅基地给了秦正,叫秦正自己开出来种粮食,那个地贫又不大,他也不要秦正给租子。
后来秦英问赵三郎为什么,赵三郎很平常的回答道:“他们总归是你的娘家人,我们现在的日子好过了,没有白白看着他们连饭都吃不饱的道理,可我能给的也只有这些,旁的给不了,也不会给;而且这回给了,下回肖氏如果还要来要别的,我们也好直接开口回绝。”
其实赵三郎更怕有人背后说秦英自己的日子好过了便不管娘家人的死活了,他不想有人说秦英不好。
经过此事,秦英却是对赵三郎刮目相看了,居然还知道有的放矢,面对外人不像在她面前那样总是傻乎乎的,却是很精明的。男人就是要这样才可爱,该犯傻的时候就是要傻,该精明的时候就是要精明。
此事到了这里算是翻过篇了,入冬后秦英便开始为冬天要储藏的物什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