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第 55 章
孙氏也在一旁笑着说道:“哟,大哥发了财可别忘了你二弟和你侄儿。”孙氏的意思便是赵二郎的想法。
李氏却是看不上,以往在青山镇也没有见赵大郎能拿回来多少银钱,何况这回去了更远的顺应县,挣不挣的到银子还两说,看看这一分银子都还没有挣到手,这些人就先巴结上了。
赵四郎也和李氏一样不看好赵大郎。
钱氏则是满眼泪水一脸依依不舍的看着赵大郎,可惜赵大郎根本就没有看她与自己的娃儿们一眼,和赵婆子赵老头告了别以后坐上雇来的牛车便头也不回的走了。
送走赵大郎回到屋里,赵婆子一脸高兴的对赵老头说道:“不是只有赵三郎那个野种能去顺应县,我自己的儿子也行,凭着我家大郎的本事早晚会挣大钱,到时候我们有大房子住有下人使唤,看我不把那赵三郎狠狠踩在脚底下。”
肖氏想这回来秦英家什么便宜也没有占到,那她一定要多吃点秦英家的饭菜,这样才不至于亏大了。
于是等秦正和肖氏两个走的时候,肖氏肚子撑的连路都差点走不了,回到家后便开始上吐下泻,直折腾的一身肥肉硬生生的少了一圈。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秦英可不会知道,此时的她正悄悄的松了一口气,肖氏总算走了。
钱氏本来以为赵大郎去顺应县开杂货铺子,自己一家人能跟着赵大郎去享福,她真是受够了这乡下地方的日子,屋子不够一家人住,娃儿们几个同挤一间,虽然已经分家了可仍然同住在一个院子里,赵婆子时不时的过来使唤她和娃儿们干这干那儿不说,孙氏和她的娃儿还时不时的上门来打秋风。钱氏本来以为赵大郎去了顺应县,她的苦日子也就到头了,可以离赵婆子和孙氏两个远远的,可是钱氏万万没想到自己最后还是被赵婆子和赵大郎两个硬是给留了下来。
赵婆子的说辞是让她留在青山村替赵大郎尽孝。其实钱氏想赵婆子是见不得自己一家去顺应县过好日子,而她还留要在这乡下地方,这真是赵婆子能干出来的事儿,自己不好过也见不得媳妇儿们好过。
赵老头心里同样欢喜,可他不像赵婆子那么得意忘形,虎着脸对赵婆子说道:“好了好了,什么野种不野种的,你忘了那人的话了!还有你往后在四郎两口子面前莫要高兴过了头。”
自己老两口现在还要跟着四郎两口子过日子,可不能让他们心里有疙瘩,那时候伺候起他们来可就不会尽心了,不过幸好他们在自己房里,老婆子这话还传不到四郎两口子的耳朵里。
对于赵老头的话赵婆子很不以为意,这么让人高兴的好事不让她说那还不把她憋坏了,她现在真是恨不得让全村的人都知道她要去顺应县当老夫人了。
随着肚子里的孩子月份越来越大,秦英也变得越来越娇气,越来越爱黏着赵三郎,也被赵三郎惯的越来越孩子气了。
赵大郎撇下自己婆娘娃儿的借口就有许多,第一个与赵婆子的理由差不多,就是代替他伺候爹娘;第二个是没有多余的银钱在顺应县租房子,他自己可以暂时住在铺子里,可如果钱氏和娃儿们去了就很不方便了,但是赵大郎却对着钱氏信誓旦旦的保证,“你先和娃儿们留下,等过个一两年铺子挣了银子我马上就把你们接去顺应县,还可以在顺应县买一个自家的院子,买几个下人回来,让你和娃儿们过上呼奴唤婢的日子。”
钱氏听了赵大郎对他们以后生活的描述,于是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不情不愿的答应暂时留在青山村。
赵大郎走的那天,赵婆子拉着他的手一再的叮嘱道:“大郎,你一定要记住你说的话,好好挣银子,不要忘了回来接我和你爹去顺应县享福啊!”
赵大郎看着赵婆子使劲的点头,“娘,你和爹就放心吧,凭我的本事一定会挣大钱的,你和爹就等着当老爷老夫人吧。”
当初赵大郎为了赵婆子和赵老头的私房银子,不介意给俩人画大饼许承诺,赵婆子和赵老头被赵大郎忽悠的眼红心热毫不犹豫的就把两人所有的银子都拿出来交给了赵大郎,这些银子就是在前两年遭了天灾一家人差点连吃的都没有时,赵婆子和赵老头也没有舍得拿出来买粮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