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
梁湾当时对她所查到的东西完全没有概念,不清楚到底指向什么,后面的五个小时,她没有找到这本课本的出版资料,也没有再找到任何方向。
她又看了看他们的专业,这个专业的名字太笼统了,她决定往这个方面入手。于是她开始在档案中翻动,希望能找到这些孩子的成绩单,这些天才少年在高中的时候,就会有老师为他们准备特制的课程。有了成绩单,就能知道,这些孩子为什么被选中,和其他少年班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可惜没有,她找不到一份和这些孩子平日学习课程有关的资料。
唯一的线索,是她在一个人的档案袋里,发现了一个处分的记录。
这个处分的记录,写着原因是损害课本,这本课本的名字叫做:青铜冶炼。
在高中的时候,学青铜冶炼。
13岁那年没有来学校报到,人口失踪。
梁湾看了看霍中枢的班级,然后顺着这个时间去找。果然如她所料,霍中枢上大学的那一年,在全国各地,有很多考上少年班的孩子都没有去学校报到。这些人,在档案里,全部都是失踪不见。
梁湾知道他们去了哪里,他们就是在那一年,开始去学习绘制她看到的那些图纸。
不过,建筑绘图是工科类的专业,少年班一般的专业不会集中在工科。这些孩子的天赋很多都是在数学等理科范畴。
只有在数学和音乐领域才有真正的天才。
中国当时已经穷到这份儿上了,连铁都用不起,开始用青铜这种三层楼都盖不起来的合金?
还是说,这只是什么选修课,用来完善知识结构或者说让这些天才少年消磨多余智慧的课程。
如果志愿是冶金专业,倒是有可能有这种课程,当然,后来梁湾去调查之后,发现自己太乐观了,青铜冶炼只是一种知识,很难复杂到形成一本专门的课的程度。
这个孩子把这本书烧毁,并试图烧掉自己的课桌,被处分扣了道德分,原因写的是对班上一个女同学拒绝他求爱的报复。这种桥段倒是哪个年代都有。
她把“青铜冶炼”几个字默默地记了下来,她希望这不是内部教材,她可以在出版资料体系里找到这本书。
她看了看这些孩子报考的专业,不由咬了咬下唇。基本上都是特种工程类的专业。建筑系。
如果不是通过她初恋男友的关系,在外延是绝对查不到这个系的资料的。
为什么要这些孩子?
梁湾找了一个用来够书架上沿的台阶,坐了下来,努力整理自己的思考方向。
她不用去推理分析,这个她出去之后有的是时间,她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都在她四周的书架上,但她必须找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