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铁骑银瓶 > 第十八回夜雨萧萧孤剑自倚银灯暗暗

第十八回夜雨萧萧孤剑自倚银灯暗暗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时铁芳歪著头带笑问说:“这位大哥的官话说得真好!”小跟班的赶紧拱手,笑着说:“不敢当!我本来是顺天府良乡县的人,在京里生长大了的,可惜跟官多年,南边也去过,北边也去过,口音都杂了。”

烂眼边就真要如此作,却立时就被他的伙伴给拦住了,说:“先凉一凉!”

这句话说得更是官腔十足,他又问卖元宵的人,说:“你们这元宵都是甚么馅儿的?”

卖的人回答著说:“白糖!”他又问:“就是白糖?没有别的馅儿的吗?”

卖元宵的人回答得也好,说:“啥也没有,元宵里还能够放猪油大葱吗?”

小跟班的说:“哈哈!你这个做买卖的,说话倒真和气!告诉你!你大概活了这么大也没出过县城,你没见过别处的元宵都是甚么样儿?”

人家那屋里恨夜短,他在这屋里却恨夜长,直到鸡鸣了,天光已亮,店里的旅客都赶早出门,铁芳这才穿上了长衣走出。他一家一家地挨著店房去找,不但打听“年轻的小差官”还打听带剑的侠女,东西南北的关厢都已找遍了,他又进城里去找。可是无论甚么地方,也没有春雪瓶的踪影,他真灰心,真着急,又不住叹气。

孝义县城内,人烟也是很稠密的,又因为现在是上元佳节,耍龙灯的白天就出来了,锣鼓喧天,一大圈子人都仰面著那蜿蜒如生的龙灯,阻碍得铁芳想走过这条街都很困难。

忽然看见有一个人正仰著脖子观赏,另一个却推他,说:“走吧!没甚么大意思。你看人家老谢,已经上京里看去了,那有多么好,等他回来,你就听他对咱们夸口的吧!”

那看的人却被推到一边,还有点发怔似的,站了半天,才说:“哼!京里的龙灯怕他也看不著,他到了京城最快也得正月底。”

推他的那个却说:“喂!你哪里知道?北京城的新年,是从正月,一直热闹到二月二,天天放花炮,每晚间耍龙灯。”

卖的人说:“别的元宵还能是方的?”

小跟班的说:“元宵倒不是方的,里边的馅儿却是切好了的小四方块儿,蘸上米,在放满了糯米面的大筐萝里,来回滚,来回摇,摇来摇去就摇成个白圆球兜了。然后在上面点了红点,绿点,好分出来都是甚么馅儿。”卖的人就问说:“都有啥馅儿?”

这小跟班的就用手指头数著说:“枣泥馅、豆沙馅、山渣馅、桂花馅、玫瑰白糖馅、瓜子红糖馅、青丝核桃仁芝麻冰糖馅,还有火腿馅、炙油葱花馅”

卖的人摇头说:“都没啥好吃!”

小跟班的生了气问说:“你也得吃过呀?连见也没见过,你怎么知道好不好吃?”

这两人都穿著便服长袍,足下都登著青布的薄底官靴,这说话的撇官腔儿,表示他到过北京,这人是个重眉毛,大眼睛,年轻干净,像个“小跟班”的人。另一个还不住扭著脖子回头看,舍不得那龙灯,却是有三十多岁,烂眼边,酒糟鼻子,也像是在衙门里供役的。这两人像是交情不浅,随往南走随谈。

铁芳也知道甚么“老谢上北京,看龙灯”是与春雪瓶病在店里,一点也拉扯不上,可是就不由得注意。因为“北京”那地方就仿佛是自己的故乡,而作官的要是往北京去,就仿佛与自己有著甚么亲戚的关系似的,这种心理使得他跟随著这两个人,走了不远,见道旁有一个元宵摊子,风匣拉得“咯咯”地响,大铁锅上下翻著无数的白圆球儿似的“元宵”旁边摆设著一条很矮的板凳,已经有两个人坐在这儿吃了,铁芳忽然饿了,就坐下,同著贾元宵的人说:“来一碗!”

那两个官人,小跟班的拉著烂眼边,也说:“坐下!吃碗元宵,我请客。”

铁芳一见他们也要坐,就赶紧挪动身子,让出些地方来。那个小跟班的却很觉著对不起,连连说:“别客气!你坐你的!我们只是两个人,足够坐的。”

于是小跟班的就挨著铁芳坐下,卖元宵的就拿铁勺子盛元宵,每一碗是六个。这种食物本是糯米做的,刚出锅,元宵浸在半碗滚汤里,热气腾腾,假如要是个愣家伙,像吃溜丸子似的,拿筷子挟起来蓦然就放在嘴里,那就非得把嘴烫肿了不可。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