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在大厅里上完香,正候着的是圣上亲自指派前来护丧的大人──官拜正三品太常寺卿果尔。
指派果尔前来护丧,代表圣上对唐氏一门的敬重,也包含着对贵妃娘娘的宠爱,只是再多的尊荣,在人死后全成了过眼烟云,唐夫人看着厅上的太常寺卿时,心中不由得一叹。
“大人,”落坐之后,她轻声的问着恭敬在一旁的果尔“怎么不见宁心格格?”
“回福晋,格格一路舟车劳顿,才进城便累得睡了,要不,臣派人唤醒格格前来拜见福晋?”果尔据实禀报。
“无妨,就让格格歇会儿吧!”唐夫人出声阻止。
长子走后,唐夫人静默了一会儿,想想不妥,脸色苍白的站起身。
“额娘?”
“扶额娘到前头。”
“可是额娘!”唐文禹赶紧扶住身子有些摇晃的娘亲,神情难掩担忧劝着“让大哥去接见便成了,您歇着。”
唐夫人摇了摇头拒绝,手慈爱的拍了拍次子的头,虽然年纪尚幼,但清秀的脸庞有着死去夫君的影子。这孩子不单长得像他死去的阿玛,也跟他阿玛一样,把窑场当成了家,总爱窝在那里。
说起这位来自宫里的宁心格格,也算是个可怜人。
宁心格格的阿玛是正红旗,官拜步军副尉,最后却战死于沙场,当时掌管正红旗贝勒怜宁心格格孤苦无依,便将她送至宫中,太皇太后看她可爱,便作主给她起了个汉名叫宁心,还封了她一个格格的称号。
不过宫廷上上下下都知道,这个来自蒙古大草原的小女孩,虽然被称了一声格格,但实际上不过是个没什么大权的小丫头。
丫头片子初入宫时,别说汉语,就连满语都说不了几句,常常一古脑的脱口说出一串蒙古语,没规矩,还闹了不少笑话,宫里那些势利的奴婢根本不把她当一回事。
王爷在世时,最得意的便是有子如此,克绍箕裘,只是他无缘看到这值得骄傲的儿子将来如何飞黄腾达。
“圣上派来的人,”她柔声的对次子道“咱们不能怠慢。”
唐文禹纵使心中觉得不妥,也只能顺着额娘的意。
唐夫人走出了房门,吹来的春风令她的心思远扬。她唯一的女儿入宫成了贵妃娘娘,虽然备受恩宠,但要见上一面,却是难上加难。
纵使王爷过世,贵妃娘娘心中再悬念,最终也只能留在深宫之中暗暗垂泪,返乡之路对尊贵的贵妃娘娘而言难如登天。在这一刻,她终于体认那句“有女莫入帝王家”之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