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
疾风暴雨式的政变如同昙花一现,在天明来临前尘埃落定。那一夜的大雨与地上的鲜血永远的定格成为刘琳心目中的灰白。如今一旬已经过去了,算着日子,奕忻不过是刚到欧罗巴,奕寰也应该在此刻踏上北美洲的土地,而淳儿此时应该过了印度洋吧……
如今国内初平,只要一切顺利,那么接下来,华夏是时候要在国际上宣布它对整个东方不可动摇的霸主地位了!
十年的时间,足够刘琳培养出一代开眼看世界的人,也足够她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建立起根基虽浅但十分完善的重工业体系。不仅如此,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刺激下,轻工业也以迅猛的速度向前一路飞奔。只是,因为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的资本积累,如今华夏这种经济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在重要的城市周围,工业革命带来的自动化让每个人都惊叹,商业带来的繁华让人们迷失在灯红酒绿的世界之中。而在县乡之中,淳朴的人们仍然秉承着日落而息日升而起的作息在自己仅有的一亩三分地内辛辛苦苦的刨食而活。
贫富差距的拉大,见识学识的不同,思想道德的碰撞,权利金钱的诱惑,一项项随着商业兴起而出现在社会上的问题浮现。人心不古,风化难尚,如今的整个中国大地正处在剧烈的变动之中,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是生活起居,都需要整个华夏去慢慢摸索出一条自己适合的道路。
设置的不错,只是这教课的先生可是要好好的找找,毕竟,现在不少人还是拿西洋学说作为奇巧淫技嫌弃至极。”刘琳慢慢的翻着,然后合上,对着底下待命的大臣瞧了瞧,发现曾国藩正盯着脚尖使劲的看。
刘琳知道这位清末大臣可是位著名的程朱理学的推崇者,自己如今这样说,确有偏颇,可是如今情况,这阉割人思想的理学的确是要不得的。
“科举一事可有了章程?毕竟是国家的抡才大典,千百年来行程的规矩,可不能在哀家这里坏了。”这个选材的考试对于稳定整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想当年英国人还不是见了大清的科举考试惊为天人,在一番考察过后,立刻照搬回国成为了其下级官员选拔的重要途径。然后随着时间的变化,欧洲各国也纷纷照搬,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选拔官员的必备程序。
“回太后的话,教科书已经按着您的意思下发到华夏的各个书局之中,考试的时间也按您的意思定为一年一次。府州县乡之间的选拔一年会有两次,所选之人依次遴选,到朝廷之时毕为英才!”
作者有话要说:已改,跪地,真心对不起大家了!
“威海卫的新船坞造好了吗?”刘琳摇着罗扇问,目光滑过身边的芙蓉花娇嫩的花瓣,带着股子漫不经心的味道。因着经费与军制改革问题,海军建设一波三折,天津卫的船坞建设自六年前便开始了,可愣是去年才完成,随后旅顺、福州、台湾、威海卫、库页岛等地的船坞才开始建设,顺理成章的,也被满洲宗室们盯了上。
海军作为刘琳未来计划中的重中之重,自然容不得半分闪失。满洲宗室如此肆无忌惮,最终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回主子的话,还有月余才算完工。”休息归来的李莲英回答道,他看起来越发的消瘦了,但脸色还算好,眼神也极亮,“不过,旅顺、台湾两
地的船坞后日便可完工了,到时需得派人去检查一番便可交付使用。”
☆、第四十三章
天高气爽,风轻云淡。
刘琳随意穿了个淡色的褂子摇着扇子带着人在御花园中散心。这几日铺天盖地的政务过去后,刘琳终于能喘一口气了,便带了人出来走走。
御花园中的景致错落有致,繁花葳蕤碧草茵茵。清风过,缀着大团粉嫩花朵的枝叶摇曳,花瓣簌簌而下,落于碧水茵草之上,端的是美景无双。
刘琳任由碧螺扶着手慢悠悠的往前走,眼中却是在不断地打量着此地,与心中那一夜的景致对比,最终唯余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