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清穿强国记:慈禧 > 分节阅读 31

分节阅读 31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行了,你下去吧。如今马上就要放年假了,一定要在年假之前将本年度和季度的报表折子核算出来。”

“是!微臣告退。”李玉鑫说着退了出去。

一个财政部长下了去,一个农业部长进了来。养心殿内人进人出,好不忙碌。在养心殿周围值班站岗的皇家陆军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换班,巡防,在来往大臣有意无意的注目中,守卫着维系这颗至关重要的国家心脏。

冬季日短,日头渐渐的下坠到了天边,映的空中彩云一片金红。紫禁城内的琉璃瓦也在夕阳的照应下泛起一片金色的辉煌来,仿若天宫神殿,威严浩然。

刘琳此时才于养心殿内收拾完了政务,在宫女太监的服侍下朝着储秀宫走去,在那里,靠着窗边的炕上小几还堆着一些不太紧急的折子,需要这位肩负着帝国的女士批示。

不过,就凭着中华原有的商品优势,再加上与英格兰之战胜利之后签订条约和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的影响,这就意味着世界上几乎一半的领土都对中国的产品打开了绿灯。美利坚人一时半会儿无法撼动到中国这个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

如今的中国,毫不客气的通过进出口贸易将世界上二分之一以上的白银收入囊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银窖。让那些现在基本上只知道享受和窝里斗的欧洲人羡慕的眼睛中都闪现出了绿光。

‘中国这个远东的帝国如今已经成功拿到了世界的钱包,并且这个钱包的掌管权牢牢的掌控在中国人的手中。说不定在将来……不,在几年后,欧罗巴人就会因为金银的干枯向中国人摇尾乞怜。然后拱手将世界的霸权让给东方巨龙,最终永远生活在巨龙的阴影之下!’――泰晤士周刊

当然,不仅仅是欧洲人在烦恼这巨大的金银流动的差额。

“进出口贸易的收支差额太大了……”刘琳看着财政部递上来的折子有些头疼的说,她放下折子,用手指轻轻按了按额角,然后抬眼看着站在一边儿拱手肃立的财政部长,眼神深幽。“连续十年来都是如此大的差额,造成的后果想必你现在已经看到了。”中华的龙币汇率不断上升,造成出口商品价钱上涨,海外难以消化,已经闹得有些小型出口商户难以为继了,这对沿海的发展来说极为的不妙。

刘琳今日穿了软底的布鞋,也不坐车,而是顺着宫道慢慢的走回去。日头落得极快,金红色的阳光渐渐被黑暗所代替,宫道与廊下的白纸灯泡依次亮了起来,瞬间整个紫禁城笼罩在一片光之中,照的这高墙细道内宛若白昼。

三刻之后便是宫门下钥的时刻,除了巡逻的兵士,宫中内外的人都不可再随意走动。当刘琳走进储秀宫的时候,她身后的大门便缓缓的关上了,门内立刻有两个苏拉小太监将宫门上了锁。

刘琳看着不远处宫殿内亮起的温暖灯色,慢慢的垂目。

“李莲英,去知会淳儿一声吧,毕竟,一月之后便是春节了。”那应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啊。

“是,微臣知道。只是这几年来部中已经连连出台措施调整差额,可是难有奇效。”财政大臣苦笑,人至中年正是年富力强之时的李玉鑫自从坐上这财政部部长一职后,头发便是大把大把的掉。现在面对国内经济与商业的过热发展,他更是日日夜夜难有安寝时时刻刻心惊胆战,生怕国内爆发经济危机。瞧瞧前几年欧罗巴的经济危机下的惨状,真是令人心有余悸。“而且国内今年一年的物价涨幅已经超过了前三年的总和,虽然人均收入也增长极快,可是总体而言,还是祸及农耕,如今南方已经有大片的土地荒芜了。无人耕种,乡村之中的农人们现在基本上全部进入工厂城市之中,若不是今年东北之地的耕种丰收,后果将不堪设想。”

俗话说得好,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只是如今这人们都奔着城中工厂去了,虽然活的好了,但是田地却是无人耕种。长此以往,可能会有大祸降于国邦啊!

刘琳看着一副农本思想的财政部长,心中无语。这家伙之前留学海外的时候还是一副资产阶级激进分子的摸样,怎么回国之后又变到了重农的道路上,难道说大环境的影响真的对一个人如此重要?!

“你所说之事哀家心中有数。”刘琳说着,微微叹了口气,好不容易这十几年扭过来了上层官员重农抑商见识狭隘的脾性胸怀,但是这几千年来中华的基本国策到底是一时难以动摇啊。“哀家倒是希望农人全部进城才好,这样一来他们生活自然也好了起来。乡村之中的土地空出的问题哀家也知道,但是这是大势,不可抵挡。解决办法更是简单,你且瞧着吧,等科学院的将新型的农耕用具拿出的时候,这危机便不是什么了。对整个国家而言,反倒是缩小贸易差额更重要些。”

“微臣明白了。”李玉鑫一听刘琳这样说,便干脆点头。西太后想来说话算数,她说有办法,那边是真的能解决。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