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劝文彦博
“这几日因为女儿生病,所以只是上午在,下午不在。前几日上午随着欧阳学士批批公文,到了中午便去藏……”陈琦并没有将自己和邹晨研究改革的事情和盘托出,毕竟在他看来,除了邹晨和孩子值得他相信以外,不论是谁都不值得相信。如此大的一件事情,在没有做成之前,他不会告诉文彥博的。
由于邹元朗的关系,所以陈琦被自动划分到文彥博的阵营中,文彥博对陈琦有一种天然的相信感。不管怎么样,陈琦都不会背叛他,背叛他得下场会极惨的。
看到陈琦并没有隐瞒自己溜号的事情,深觉得欣慰,在他来看,自己人的忠心是第一位,能力是第二位,若是既忠心又有能力那是最好不过了。
“晶晶吃了欧阳学士的药方怎么样了?”文彥博也是极为关心晶晶的,毕竟他现在家中没有任何的晚辈在,就连孙子们都在洛阳守庐,陈琦家的女儿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他的重孙辈。
“多谢相爷挂念,欧阳学士的药方甚好,只吃了一剂便出了汗,如今已经是大好了。”陈琦微微而笑。
文彥博听到晶晶已经好转,便放下了心。
“相爷,学生有一事不明,还望相爷指点。”陈琦趁机请教心中的疑惑,“先帝已去世快满一年,怎生到今日还未配飨明堂?”
提到这事,文彥博便是一肚子气,这些官员们争议一个明堂的排次都争论了快半年也没有争论出什么结果。原本陈琦那篇《严父之礼》获得了绝大多数人支持,可是司马光跳了出来,一下子把水搅混了,现在朝堂里又开始争论了起来。
“此事!再议吧。”文彥博是打从心眼里同意陈琦的意见,可是《严父之礼》现在没有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不敢枉下断语。
“若是再不入明堂,岂不为外邦人所嗤笑?”陈琦说起此事忧心忡忡,“化外之人亦知尊敬祖先,怎生我王教之处却为了一个明堂在争论不休?相爷不如将此事在两府中议一议,以免得寒了天下百姓的心……”陈琦说到此话,面露疑难之色。
“怎么?百姓们有了议论?”文彥博最怕的就是这件事情。
仁宗那是多得人心的皇帝啊,仁宗驾崩的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道宗耶律洪基抓住使者的手号啕痛哭,“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道:“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
连辽人都知道建衣冠冢,寄托哀思,怎么一直到现在先帝还没有配飨到明堂。
“……百姓们都说,两府两制为了和宫中争权,故意放着先帝不管,任先帝裸露于荒郊野外……”陈琦考虑了一下,便把自己听来的消息和文彥博实说了。
“你说甚?”文彥博大吃一惊,站了起来,“百姓们竟然这样说了?”
陈琦便点点头,“明日便是休沐日了,相爷不如趁此机会到相国寺走走……”
文彥博便说,“我知道了!”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