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证据
沈嫂子一听这话顿时乐不可支,开心地说道:“哎哟哟,二奶奶真是个爽快人。”
这时候青素笑盈盈的把笔和纸拿了过来,沈嫂子露胳膊往袖子拿起笔就开写。边写边叨咕“我把这缎子给您多列几样,你到时候好好看看。以前二爷每年都得做几件好衣服,生意人出去就得讲究这个面,要不人家都不跟你谈生意。”
若水也在旁边不时地符合:“是吗,人呀都是这样,都习惯以衣度人。”
沈嫂子说道:“所以二奶奶您也得做几件好衣服才是啊,您这还是新婚。”沈嫂子写完后,笑着把这写好的东西呈给若水。若水看到沈嫂子写的字歪歪扭扭,不过都能看得清。
若水看了看道:“对了,你们家的铺子叫什么名字啊,把名字写上,我好叫下人找你们啊。”
沈嫂子跟沈老娘一进屋,两人学着行了一个不伦不类的礼,然后沈嫂子就笑着开口说道:“我们这过来跟二奶奶说的也不是别的事,就是说这铺子里的事。我们这小户人家女人也出来谈买卖,讨生活,二奶奶别笑话我们。我们家里就是卖布的,这换季了府里是不是也要买些布,我们家的铺子那货都是从杭州直接进来的。”
说着沈嫂子自豪地说道:“全台州的人都知道,虽然我们店不大,但是我们店里有些布都是别家没有的。往年府里买的都是我们铺子里的布,这屋里的门帘子就是我家的布。二奶奶您看买谁家的布都是买,照顾照顾自家生意,咱是熟人好办事,您要是想要什么特殊式样的布您就开口,我们就专门去杭州给您进去。”
沈嫂子说起自己生意来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若水微笑着听着,不是的点点头。沈嫂子看着若水的表情收到了鼓舞,笑着说道:“二奶奶放心,这都是老顾客,肯定给出最低的价格的。”
说着沈嫂子特意压低声音说道:“二奶奶要是在我们铺子里定,我就额外送二奶奶一匹云缎,那云端二十两一匹,这也算咱孝敬二奶奶了。那云缎上绣有象征着吉祥如意的云形图案,二奶奶作件夹袄那是极好看的。我们进货的那家都是做供上的生意的,那料子一个密实,留出来的货极少,宫里的娘娘每年也就能得到三匹五匹这缎子。”
若水笑着说道:“沈嫂子这说的我都动心了,这云缎好是好也不是咱这人家主要穿的。说说其他的料子吧。”
沈嫂子笑道:“您看看我们一高兴就忘了。”说着在纸的最后公公正正的把铺子的名写上。
沈嫂子边写,若水边开着玩笑说道:“我可就全相信你啦,你要是比以前的货贵,咱这买卖可就再也做不成了。”
沈嫂子头头是道的说道:“是是,一看二奶奶就是会过日子的人。听说二奶奶是从望京来的?”
若水笑着点点头,沈嫂子胆子大了起来,开口说道:“那我给二奶奶说说咱们这边冬天穿的衣裳,向二奶奶这样的贵人当然就要穿那素绢和提花绢,那提花绢二两一匹。还有那毛青布,也是二两。二奶奶也可以买几匹缎子,留着出去的时候穿。下人们在哪穿的都一样都一样,都是那粗布,六钱一匹。”
若水笑道:“沈嫂子这是伶俐人,这么多种布的价钱记得清清楚楚。以前也是个这个价么?你可别看我来了,特意提价。”
沈嫂子装作惶恐的样子,叫道:“哎呦呦,二奶奶前您说的,哪能啊。我们店的生意那可是童所无欺啊。”
若水想了一下,说道:“行,这样,青素那笔和纸来。沈嫂子是常年做买卖的,我这记性可不如你。你把我们家往年买的那几种布是什么样的帮我写出来,然后写上每种多少钱。我回头对对下人的名册,看看府里总共有多少人,你也知道我们家不仅得给府里人准备,还得给铺子里的人预备出来。这人数我也得好好统计一下,然后算算总共得多少钱,过几天我派人过去叫你,然后你就把或那货来让我看看,要是好的话咱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