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轩辕娲氏举国上下一心信仰牟尼玄道,以中原角度看来,这是一个融合佛、道两教教义的教派,圣女更是几十年一得,由教中六位观星天象者,来测知圣女的降生;而护教使女每十五年选出二任,在圣女未出现时,便是由二位使女暂代圣女之职,地位仅次于圣女。
“记得这位来到中原的护教使女还是上一任圣女的妹妹,算来是与朱毓有血脉之亲的姨娘。”
上一任圣女与后来的护教使女虽是同父异母的姊妹,年岁差异却极大,所以使女对曾是圣女又嫁到中原的亲姊姊,根本不可能相见,因为还才出生不久,亲姊姊就死在中原了。
在皇宫中,人尽皆知,这位使女与朱毓,虽名为姨娘,也不过虚长二岁,但是姨娘和侄儿间的情分极好,令旁人也欣慰,以为与轩辕娲氏一族的恩怨终于可以有个完美的落幕,谁知
重翻往事,触及苏少初极不想再回忆的过往,不禁深深长吸一口气!
“身为轩辕娲氏的圣女,对贞节是相当自我严律,再加上当年的圣女极为受宠,与他人有染不可能,而且听起来这种毒可非几次就毒发,应是频繁接触,皇城如此森严,后妃所居之地更是重重护卫,真要有私通丑事,也绝无法长久,更遑论要接触得如此密集到累积毒害。”这一点确实令人费解。“以此而论,当真是身为枕边人的圣上较有可能,只是为何呢!”无此必要呀!
“就是缺乏证据,也想不通,才会在当年没有对天都王朝做出任何动作。”
中原与轩辕娲氏最大的交流便是冶炼后的铸雕术和草葯,武力上,轩辕娲氏多得是对剑术造诣极高的能人,因此每几年也举行剑阵上的君子交流,但从三十年前的圣女身亡后便停下这些交流,唯有民间百姓的往来买卖未曾断过。
“就算没有做出动作,心结仍在,才会将每年代表朝廷来对圣女吊慰的官员拒绝于外。”
苏少初就记忆听闻所及,在皇帝方面,也因对亡者的尊敬与思念之情,始终对轩辕娲氏一族包融体谅。
“没想到使女才到宫中一年就失踪了,八个月后被找到已是一具尸体,死状凄惨,这一回,可让轩辕娲氏一族大怒,天都王朝也给不出交代,从此轩辕娲氏一族自封交流门户,彻底与中原决裂!”讲述完的傅遥风轻叹,对命运中的二位女子深感同情。
“圣女与使女在轩辕娲氏而言是尊贵崇高的代表,将族中如此尊贵崇高的地位象徵,嫁进天都王朝,却才一年就被杀身亡,要轩辕娲氏一族怎么谅解?”唉!棘手事。“只是这二个人的死都过了这么久,为何现在才要报仇莫非,报仇只是其一,实际另有”
一个可能掠过脑海“若真如此,事情可麻烦了!”
苏少初缓缓睁开闭目沉思的眼,并非为着心中烦恼的事,而是轿子停下了。
“我想双方最大的交恶点,在于他们当时对中原皇帝提出,希望能将圣女之子交予轩辕娲氏一族扶养长大,皇室断然拒绝!”
“当今皇帝怎么可能答应这种事,将自己的皇子送给外族扶养,再说当时刚出生不久就失去母亲的皇子,可受皇后疼爱了,对他的呵护与亲生子无异。”
生母在襁褓时使染病去逝,这位当年的小皇子不但没受到现实的帝王家冷落,相反的,温柔充满母性的皇后不但关怀这位失去母亲的小皇子,最后还带在身边亲自照料,连当时已封为太子的皇后长子,对这位眉清目秀的小婴孩也充满兄长的疼惜,因此朱毓的成长,当真是备受长辈与父兄的关爱,也才有如今权势一身的地位。
“我记得双方再有交集是到三皇子十六岁。”苏少初喃言的自语,努力唤起涡往的思潮。
“记得听人说过,当时的轩辕娲氏忽然愿意接受天都王朝的邀请,一见当年的圣女之子,那一次双方不但排除早先心结,甚至为着能让圣女之子了解轩辕娲氏的历史,弥补早年裂痕,才有第二位护教使女嫁到中原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