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这首诗在京城都传遍了,眼下,各路人等正在想办法救他们呢,连这个案子的主审官肃亲王都动了心,肃亲王对汪兆铭是钦佩有加,幼林也在跟着一块儿忙乎呢。”何佳碧把事先准备好的话说出来。
何佳碧挑了一首被捕口占念给婆婆听:
街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
孤飞终不倦,羞逐海浪浮。
姹紫嫣红色,从知渲染难;
他时好花发,认取血痕斑。
在这个世界上,何佳碧是最了解张幼林的人,别看他平时一天到晚吃喝玩乐,表面上看着没什么心思,但内心却如明镜一般,尤其在大事上,泾渭分阴,从不含糊,他要是想好了做什么事,一定有他这样做的理由。尽管何佳碧对拿出西陵圣母帖来救人心里犯嘀咕,但她还是依了丈夫:“我怎么跟妈说呢?”
这一点张幼林已经想好了,他如此如此,这般这般详尽地教给了何佳碧。
第二天吃过早饭,张幼林借故离开了家,何佳碧把小璐交给了用人,自己捧着张报纸聚精会神地读起来。
“佳碧,瞧什么呢?我看你都入迷了。”张李氏觉得儿媳今天有些怪,连孩子都不看了。
何佳碧的眼睛没有离开报纸:“报上说的都是汪兆铭他们的事儿。”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留得心魂在,残躯付劫灰;
青磷光不灭,夜夜照燕台。
“写得好哇!”张李氏频频点头“看来,汪掌柜的不是一般人。”
“汪掌柜的和那个照相先生被砍头了吗?”张李氏也挺关心这事儿。
“没有,开庭审了一次,现在休庭了。”
“朝廷也学新派儿了,谋刺摄政王这么大的事儿,要是搁在从前,皇上一句话,早斩了。”张李氏看了看墙上挂着的全家福,叹了口气“唉,汪掌柜的一表人才,照相先生也文绉绉的,要是真斩了,怪可惜了的。”
“妈,这上面有汪兆铭写的诗,还真有文才。”何佳碧赞叹着。
“你给我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