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所谓大学 > 第三章

第三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高歌说,我也想过,但问题很多,即使可以灭菌,但冷冻和加温是两个环节,冷冻再加温,得两套设备,工艺流程也很复杂。冷冻本来成本就高,如果工艺再复杂,成本将更高。而籽瓜汁不管怎么卖,它只能是一种普通的甚至是廉价的饮料,如果成本太高,那也不能算成功。

高歌还真考虑了不少问题,自己竟然没考虑这些,看来做什么事情也不是那么容易,自己往往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不过他还想了别的办法,也有别的思路。马长有点头赞同高歌的观点后,说,能不能这样做,先按常规方法灭菌,然后再分析化验瓜汁变味的理化原因,原因找到了,我们再设法将它还原回来。即使还原不回来,我们还可以添加一些和瓜汁味道相近的元素,尽量让它和原汁味道一样。

高歌说这个办法倒可以试试。但她又担心地说,瓜汁饮料的价值就是它的原汁原味,如果变了味,因为它不是营养品,瓜汁就没有一点价值。我估计,还原到原汁原味或者添加什么仿造原汁原味,可能都不是一件讨好的事情,而且做起来也不会容易,这首先需要做许多理化方面的研究。

马长有说,食品化学分析方面的书我看过不少,也写了一些文章,这方面我倒可以帮你做一些事情。

上大学时,高歌还是比较喜欢听马长有的课,虽然讲得不生动,但感觉他的知识特别丰富,能联系实际讲许多书中没提到的知识。另一方面,马长有勤奋踏实,不张扬不吹嘘,心地也很善良。虽然她和马老师接触不多,但他的人品,她相信是绝对的可靠。现在马长有愿意参加她的研究,当然再好不过了。况且现在正缺人手。而和她一起研究的男朋友刘志宏,到北京进修回来后,就一心要考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这些天白天黑夜拼命地复习,对研究的事,再不管不问。高歌高兴地说,如果马老师你愿意参加研究,理化分析方面的事就全交给你,你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完全按你的想法由你独立去搞。至于经费,你先领出一万块,然后你做一个详细的经费支出计划。我的课题目前还有二十几万块钱,在这笔经费范围内,咱们再重新计划一下怎么去研究。

马长有记起哪本书上说过,古代的男人要靠力气和勇敢来赢得女人,而现代的男人要靠权力和财富赢得女人。一个男人如果没有权力和财富,首先打击他的,就是那些他爱着的女人。他突然又想起一件事。那天女儿回来说她和姗姗坐公交车去买水彩,她俩一上车,车上有不少叔叔阿姨争着让姗姗坐到他们身边,有一个阿姨却抢先把姗姗抱进了怀里,让姗姗坐在她的腿上。而她,却没有一个人搭理,也没有人争着为她买票,她一直站到了站。女儿哭着问这是为什么。他无言以对。他当时的心就一下变得比女儿还要悲痛,杜小春却一下把女儿抱在怀里失声痛哭。姗姗的爸爸是学校引进的人才,引进后不久,就当了副校长。公交车从学校始发,车上的叔叔阿姨当然都是学校的职工。女儿和姗姗是好朋友,女儿的学习要比姗姗好一点,平日都是姗姗巴结女儿,一下倒过来,女儿当然接受不了。现在想来,男人没权势没地位不仅女人看不起,就连后代儿孙,也要受些委屈。

杜小春已经几次晚上不回来睡觉,问她去了哪里,她也懒得回答。他当然不担心她会去和别的男人睡觉,他相信杜小春还不是那样的人。但不回答,当然是对他的极端藐视。现在想来,藐视他的也不止杜小春一个。仔细想想,在整个学校整个院系,又有几个人能看得起他?如果给全系的人排个队,他又能排在哪里?即使排不在末尾,但也绝对排不在前面。这样看来,努力了这么些年,他还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还是一个让妻子女儿不能荣耀的人。

姗姗爸爸的成功是人家努力的结果。他也努力了,但也许真的是方向错了,也许只走写论文这条路根本就行不通。其实别的路他也想过,比如科研比如仕途,但搞科研需要经费,入仕途需要伯乐需要求人,不用经费不用求人,只能自己看书自己写论文。现在,也许真的需要改变一下自己了。看了这么些年书,思考了这么多年的问题,确实也该脚踏实地地干些实际的事情了。

自己申请不到研究项目,就只能求人家给人家打工。

今天的天似乎有点阴,感觉整个屋子阴沉沉的有点发闷。起身看看窗外,那位收破烂的中年男人又懒洋洋地坐在脚踏车上,等待人们喊那一声收破烂的过来。马长有收回目光,突然觉得自己就是一堆破烂,但这堆破烂却没人愿意来收购。他为自己的这个想法吃了一惊,他不知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他立即觉得这个想法不符合他的性格。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他也从来没有失去过信心。今天是怎么了?这不是个好兆头。转身再坐回到计算机前,再次冷静了分析。他还是认为自己是有才能的。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都达到了临界点,只要有一个机会,就会发生一个突变,就会出现一个质的飞跃。但这个机会在哪里,却是一个谜。

科研经费在财务处的账上,她签字就可领出。高歌让马长有写一个借一万块钱的条子。在写好的借条上签上同意借出后,高歌说,反正你要到财务处,我这里还有一堆发票没去报销,你正好签个经手人,顺便替我一并报销掉。

一下就可以支配一万块钱,而且把理化方面的分析研究全交给他,马长有一下没有了打工的感觉,觉得自己一下就成了主人。在发票上签经手人时,发现这些发票大多是购买肉蛋奶一类食品的,而且数量都很大。当然,食品加工研究少不了用食品去做实验,但籽瓜汁研究根本就不需要这些东西。买这么多的食品,全家吃也吃不了这么多,很可能是买了什么不能报销的东西而开成了这些能报销的消耗品。高歌解释说,买了架照相机,但买照相机审批报销都很麻烦,就到食品店开了这些食品的发票。

这么多的发票,估计不止一架照相机,再买了什么谁又能知道。马长有清楚,许多研究都是这样,钱花完了,研究也就完成了。能出一个成果最好,出不了成果也没办法,科学研究不可能都取得成功,失败了,写一个失败的报告也没什么不可以。但马长有对高歌的好感一下减去了一半。

到了财务处,马长有才知道,领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审批、复核、记账、开支票,要跑四五个办公室,每个关口都需要排队等候。等候让他心烦意乱。在等候的烦躁中,马长有突然觉得这些年自己除了上课就蹲在家里看书,其实是一种享受。看书写论文,那都是自己愿意做的,而且这些事情既不用求人也不用看人的脸色,根本不算吃苦和钻研。干自己不愿意干的,特别是办事和人打交道,那才算工作,才算吃苦耐劳。杜小春骂得对,自己这些年躲在家里,确实是在逃避,而且不仅仅是在逃避责任,也是在逃避现实,逃避工作,逃避奋斗,甚至是躲避吃苦享受安逸。

现在看来,这个机会需要自己去争取了。

现在已经是一堆破烂,还哪里需要顾及什么面子。高歌那里如果仍需要,完全可以在她那里干点事情,即使干不出点成果,至少可以再积累一些实际的经验,当然也可以写出一些论文,而且发表论文的费用自然也能在研究费里报销。当积累达到饱和,自然会有一个喷发。

水果加工方面的书他看过不少,籽瓜高温灭菌变味的问题,在水果加工中也会遇到,解决的办法除了控制灭菌温度和时间,还可以加大温差。比如先冷冻后再快速加温,在这个温度的快速变化中,一般的细菌会被灭杀而果品不一定变味。马长有决定先去和高歌谈谈,去了只谈一些大概的想法,不一定要直接说出参加她的研究。如果她有让他帮忙的意思,就顺便加入到人家的研究中去。

高歌仍然在通用实验室忙碌。像她这样家庭条件优越的年轻人有如此的钻研精神,马长有还是有点敬佩。问进展怎么样,高歌摇头说,还是没什么办法。

马长有说,能不能在温度的快速变化上想点办法,比如先冷冻后高温。我查过资料,有些水果的灭菌保鲜就是这么做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