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争论
周凤梧回道:“第三条道是故道,由秦设故县而得名,这条道和陈仓道就交汇在凤县,要想到甘肃,也需要打通凤县。”
李鸿基叹了一口气道:“难怪凤县城的防御会这么好,原来这条道是这么重要。”
周凤梧接着道:“第四条就是石牛道,汉中西行出勉县,经勉县土关铺镇,再经四川过甘肃这条道也需经过四川不用考虑,第五条就是平凉道,由西安经句邑,翻过六番山,到甘肃的平凉,当初没选这条道的原因是六盘山太过险峻,并不适合我军大炮的运输。”
李鸿基顿感到头痛,这古代的道路还真不方便,自己拿下甘肃后,第一件事肯定就是修路,甘肃连接着青海,新疆,西藏等数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道路不通怎么行,而大明现在只掌握了嘉峪关,嘉峪关以西都让蒙古各部占去,恐怕也跟甘肃糟糕的道路有关了,得不到内地及时的支持,官军就想控制远也不成。
李鸿基道:“那么,这样说来这凤县是非拿下不可了。”
老茅新书:逆隋上传,书号183614
新书急需要支持,希望大家将票都投给老茅的新书。
——————————————————————————————————————————————
马维兴要求增加重炮的急报很快到了西安,商洛的重炮早已空了,军机处也无炮可派,周凤梧忙把马维兴的求救交给李鸿基决断,李鸿基看了怀疑的问道:“我军至甘肃,就只有一条道吗”
周凤梧回道:“唐王,自古甘陕川道路艰难,甘肃与内地共有五条通道。”
周凤梧道:“不错,凤县必打,可是要想等我们的重炮造出来,至少需要数月的时间,如果现在加大重炮的生产,迫击炮势必减少,草原上修建的城池就得停下来,否则没有大炮的保护,城筑好了也会被蒙古人破坏。”
李鸿基问道:“那么军机处是如何决定。”
周凤梧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军机处的意思是让顾大人在草原上暂缓筑城,我军先全力生产重炮,这样二个月就能生产出四十门重炮,足够马将军使用了。”
李鸿基马上摇头:“不行,即定的政策不能轻易改变,草原必须尽快纳入我军的管辖,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筑城,每座城都筑在水源旁,这样,等到草原的水源都被我军控制时,蒙古各族再无反抗之力,无论是放牧还是耕种,他们都得乖乖听众唐军的管理,何况把小炮的生产变为重炮的生产,这一改又要担搁很多时间,而且下次还要改回来,太过麻烦。”
周凤梧见李鸿基否决了这个提议,又道:“唐王,最近草原各部好象又有大的动静,已传出消息,林丹汗已去世,他们要重新推举蒙古的大汗。”
李鸿基点了点头:“那就放弃攻凤县,让马维兴绕道不就行了。”
周凤梧苦笑道:“能绕道当然不必强攻,关键是我军无法绕道,这五条道一为仇池道,是由四川的江迪,青川,连阴平道进入甘肃。”
李鸿基道:“不错,四川还在官军手里,这条道无法绕。”
周凤梧道:“第二条道就是陈仓道,就是现在我军行军的道路,由宝鸡,大散关,到双石铺镇,过了凤县就到了甘肃的两当县,这条道是甘肃和陕西最好走的道路,以前两省货物的交流多是通过这条道,军队的调动也是走陈仓道。”
李鸿基道:“这条道按马维兴的意思是不可能短期攻下了,其它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