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一统中原第三十四章进退无路
刘良臣可是深知唐军厉害,当年在归化城下,满蒙联军正是最盛之时,总共十万大军在唐军的**火下狼狈而逃,那惊天动地的**火仿佛就在眼前,现在的唐军只会比以前更强大,对?*拐加屑岢牵啬锼淙挥邪送蛑冢尚卤剂艘话耄秩绾位崾翘凭允帧?br/>
只是没有一个人理他,他见众人反应如此激烈,生怕会触怒帐内众人,倒也不敢摧促,胡守亮瞥见杜郧和两个唐军还站在帅帐****,叫来一队士兵,吩咐带他们出去。
杜郧知道他们要商议,不敢逞强,乖乖地跟着这队明军走出了帅帐。
吴三桂悠悠醒转,胡守亮急忙道:“大人,京师即失,我军已无进路,退路也被唐军所堵,进不能进,退不能退,还请大人振作起来,拿个主意才是。”
吴三桂道:“我心已乱,你找督帅吧。”
胡守亮又将话对祖大寿说一遍,祖大寿却只是摇头,胡守亮大急:“京师即失,皇上也落入贼手,我等不思为君父报仇,何必效**儿一般嘀哭。”
听到朝庭派钦差前来,其他等消息心焦的参将,都司,游击将军也都到了帅帐拜见钦差,一时之间,整个帅帐挤了数十人,门外还排了长长的长伍。
杜郧站在帅帐的****,展开圣旨,祖大寿,吴三桂等人急忙跪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杜郧望着跪了一地的将军,心中突然有一种恶作剧的快感,等下他们听到圣旨不知会有什么反应,是目瞪口呆,还是号啕大哭,或是怒火冲天,想到怒火冲天时,杜郧打了一个寒颤,回头看了看身后的两个唐军护卫,才稳住了神:“怕什么,有唐军作靠山,这些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还敢对自己无理不成。”
众人见杜郧拿着圣旨迟迟不念,不由感到奇怪,祖大寿抬起头来,看到杜郧脸上变幻不定,不由**道:“杜公公,圣旨上怎么说?”
杜郧清了清嗓子,念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免生灵涂炭,以减朕的罪孽,着令辽东统帅祖大寿,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等人,接旨后即向新朝投诚,钦此。”
吴三桂稍为振作一点:“胡参军有理,只是皇上在唐贼手中,我们又如何替君父报仇。”
方献廷突然道:“皇上在唐贼手中不错,只是三位皇子却不一定也在唐贼手中,只要有一人逃出来,我等可拥立新主,打回京师。”
“打回京师,打回京师!”一时众人好象找到了目标,群情汹涌。
关宁铁骑一向被视为大明的擎天支柱,对唐军也没有大规模**过手,认为唐军和一般的乱臣贼子,只不过战力稍为强一点,若以前还对唐军有顾虑,在大陵河畔消灭数万满洲铁骑后,关宁铁骑已将这种顾虑丢之脑后,唐军攻占了满人的老巢,他们也只是认为唐军捡了自己的便宜,如今要自己去投降唐军,又如何低得下头。
“可是皇上下令让我等投诚,我等若不遵从,岂不是无君无父。”刘良臣的话让大家狂热地脑子清醒了下来。
杜郧将圣旨念完,帅帐内一**寂静,许多人面如死灰,杜郧将圣旨重新卷起,正要**给祖大寿时,吴三桂一把抢过,拿着圣旨快速看了一遍,嘴里大叫:“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吴三桂当然见过皇帝的笔迹,看着上面一个个熟悉地笔**。吴三桂心中一口逆血喷出,将手中的圣旨染红,他大叫一声。往后便倒。
众人连忙七手八脚的将吴三桂扶住,祖大寿从吴三桂手中接过圣旨,一边看一边流泪:“皇上。皇上。”喊个不停。
只有胡守亮最冷静。他从容地站起身。从祖大寿手上接过圣旨,又从帅帐里翻出了崇祯以前给关宁铁骑下的旨意,一一比对,心中再无疑虑,京城陷落,皇帝落入唐军手中。已是板上钉钉。
杜郧看着帅帐内一众人哭的哭,呆地呆,吴三桂晕了过去,祖大寿又正在老泪纵横。心中纳闷,不就是京师被破吗,除了吴三桂,他们地家眷大部分不在京师,再说唐军对京师算得上秋毫无犯,值得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