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利润增长点
“缝纫工嘛……京城是很多的。”苏一一胸有成竹,显然这个问题早就已经想妥当,“京城散布的缝纫工相当多,我们可以外包。”
“外包?”申波亭和苏明鹏不约而同地问。
“对!外包的意思,是我们把衣料包给别人,支付手工费。这样一来,我们不用直接雇佣那些缝纫工,可以节省场地的开支。”
“可是京城的成衣铺子也不少啊……”
“所以,我们就要设计款式新颖的成衣,像现有的这些款式,我们不做。”苏一一截断了他的话,“这些天我已经设计了几款,到时候,我进宫送几套给宫里的各位娘娘。还是那句老话,只要宫里流行起来了,京城的贵****们,到时候会趋之若骛。”
此人一把算盘从不离身,这时候也不例外,正劈里啪啦地不知道算着什么。苏一一前世是电脑高手,所有的数据都输入电脑分析计算,来到这个时代以后,却全无用武之地。只能更大程度地依靠申波亭,看着他双手拨弄着算盘,无比地羡慕。
隔了好一会儿,申波亭才抬起了头:“杭绸的利润并不高,杭州到京城的路途并不近,运输的成本……我觉得在湖州销售会更好。”
“谁说我要销售杭绸?”苏一一得意地一笑。
“难道你买了三大车的杭绸,是让我们自己穿的么?那得穿到什么时候!”苏明鹏性子最急,不待别人开口,已经嚷嚷了起来。就算是女孩子,天天换上一身,也用不了这么多的布料。
“咱们当然是穿不了……不过,京城里这么多人,难道还算不了么?”苏一一浅笑。
有这样现成的资源,她怎么会不利用?这个时代的经营者,还不了解广告的巨大效应。当然,信息传播手段的单一,也是广告业无法发展的制约条件。
“你已经设计好了?”所有的脑袋都凑过来,苏一一的宣纸上,画着几套成衣的款式。
“你不会是吃了饭没事干,想要施舍穷人们衣服吧?”苏明鹏不以为然。
申波亭却眼睛一亮:“小姐的意思,难道是说做成衣吗?”
苏一一欣然点头:“正是。”
这些人里头,唯一跟得上她思路的,还是申波亭啊!人才,实在是太少了,虽然为了应付业务扩张的需要,招揽了一批人手,但还是远远不够。
“做成衣的话,我们没有现成的缝纫工……”梁炳乾更多地考虑实际的问题。开拓和创新非他所长,但事务性的工作,他安排起来却十分妥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