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市场饱和
“那倒也是,他们本来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能有这样的成就,已经很满足了。”
“咱们第一期学员,总共才招收一百个,现在报名的已经过千了。而且,还不单是贫困人家的孩子,更有不少书香门第的,也让小孩子过来报名。”梁炳乾拿着一叠报名资料跨进房间,无奈里却透着兴奋。
“那是好事儿啊”苏一一笑道,“基数大,我们才能够选拔出更优秀的人才来。百里挑一,日后成才的应该不少。不过,收人的时候,不要光顾着收那些书香门第的,要有一部分贫穷的孩子们。”
“为什么?”申波亭不解,“你还真要免他们的学费和书本费?”
“才一百个人而已,能用得了多少?”苏一一不以为然,“而且,不仅要免费,我还要设立奖学基金呢如果表现得好,在期末考试中成绩优秀的,还要重奖。”
“重奖?多在在的幅度?”
有时候不经意间,她的美便会惊心动魄。
梁炳乾甚至不敢呼吸,他不知道,是否只有他一个人有这样的感觉。
“炳乾哥哥,你等着吧,我替你写一本教材,由你主讲。到时候,你的理论将会成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理论,甚至在几百年后,都会成为别人从商的必读教材。”苏一一从冥想里回过神来,信誓旦旦。
“几百年?”
“那当然我写的东西,若没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还不乐意动笔呢”苏一一的自信,当然有原因的。这些理论,本来就是几百年后才横空出世,怎么可能不对这个时代造成振聋发聩的影响?
“为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精神上嘛……不外乎是才子才女们亲自著书立说的签名书籍一至两部,物质上更简单,自然是直接给银票了。至于金额,一百两至五百两不等。”
“五百两?够一家三口过个三年五载的了。如果是贫民,省吃俭用的,怕是二三十年也够。”
“少了也不见效果。”苏一一耸了耸肩。
“那也不必刻意要求有一定比例的穷人孩子吧?”申波亭虽然对重奖不以为然,但没有再继续说,因为苏一一早就表示过,这部分的银子,由她私人来出。设立一一基金,专款投资,在南陈的一一制药分店里,占半成的股子,每年用分红奖励这一点点,根本只是九牛一毛。其余则用于书院的建设,以及其他书院支出。
苏一一解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些书香门第的,出来多半要去做官。咱们设立书院的目的,可不是为了给南陈输送能吏贤官的,而是为咱们一一制药寻求人才。穷人家的孩子更能吃苦,而且没有商人为下的观念。”
“不行,这是你的理论……”
“炳乾哥哥,我和你要分得这么清吗?”苏一一摆出一副可怜样,“再说,由我来讲这个,估计回到大周,会被人鄙视了。所以,炳乾哥哥帮我这个忙吧……”
梁炳乾无可奈何,只得应了:“我总觉得,像是在窃取你的劳动成果。”
“没关系,我也一向窃取你的。所以,我们互相窃取好了,谁也不用觉得不好意思。”苏一一笑道,“我已经拿了君师姐的一副对联对镌了,书院的名字,我会请太子书写,我则写横批。这么强大的阵容,咱们书院一成立,就会形成莫大的影响力吧?”
书院尚未正式招生,就已经在南陈刮起了一阵一一书院的风潮。南陈虽然从来不乏大儒,但能成为偶像的,也不外乎几个。而其中,君如玉以女子之身,在南陈垂享二十余年的盛名。而林振标,又是新一代才子中的翘楚。至于苏一一,自然就更不用提了,打破了五十年来,南陈人占据魁首的格局,又是女子之身,是君如玉之后,又一个横空出世的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