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节 战刀所向,皆为汉土
“不!不过是方法策略手段不同矣,也可以说是政治智慧。”
秦浩明摇头喟然而叹,目视着同样感兴趣其他四人沉声说道。
大明初期最著名的军事家,朱元璋的亲家,永乐皇帝朱棣的岳父,为人正直爱抚士卒,军纪严明的好干部。
放牛娃出身却打下大半个中国的功勋级统帅,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万里长城。
官至最高爵禄的魏国公,大明朝右丞相,如今却被董长青说成窝囊,让秦浩明的心里涌起一股悲哀。
说实话,只有来到这个年代,秦浩明才知道,为什么大明朝堂市井皆没有当建奴是强大的对手,即使是在屡战屡败的情况下。
无它,不论是现在还是以后,若没有汉奸的帮助,建奴永远不可能取得汉家天下,这是毋庸置疑。
而他要做的,只是带领天雄军将士屠光建奴,修理汉奸而已。
恰如那句:看破千年仁义名,但使今生逞雄风。宁教万人切齿恨,不教无有骂我名。
虽千万人吾往矣!
战争年代显贵一时,和平年代却活得像乌龟,面对朱元璋的猜忌,后半辈子小心谨慎夹起尾巴做人。
天天斟酌着态度,老朱面前陪小心,胆战心惊的混了个善终,也有人说是被朱元璋赐蒸鹅毒死,虽说不知是否正确。
但徐达后期如履薄冰的窝囊样,却是不争的事实。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百年的岁月跌荡,傲立沙场的荣光是很容易凋零的。
倒是和平年代的唯唯诺诺,在坊间口耳相传。
“秦将军,不知是否如此,末将总觉得中山王活得太过窝囊,没有蓝玉将军的霸气。”
董长青蹙着眉,直截了当的开口问道。
实则在他心中,徐达和蓝玉,卢象升和秦浩明,一前一后两个缔造者,两个继承者性格几乎如出一辙。
一个内敛,一个锋芒。一个窝囊,一个霸气。一个堂堂正正,一个计谋百出。
之所以说卢象升窝囊,他可是比任何人都知道,如果没有秦浩明,最初卢督可是抱着死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