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北冥炼体,手凿大窍分清浊 (万字章节,祝大家国庆快乐)
在道家体系中,这个故事一般而言,都是与道德经中“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一语,深刻联系起来。
徐行认为,所谓的“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根本不是对某个境界的描述,而是某种存在天生具备的神通。
“逍遥游”不是一种境界,而是一种表现。
只要成为这种超然于俗世的存在,便自然会拥有“逍遥游”的能力。
徐行甚至还援引了佛门说法。
“一切神通变化悉具自足,一味求取神通,而不强化根本,那是舍本逐末,偏离大道。”
可是就是在这种生死关头,他也要看清楚、讨论清楚武学的要点。
这样的人,完全称得上是武痴了。
徐行亦是一个对武学抱有绝大热情的武道狂热者,见无崖子这般表现,自然是无比理解。
练武的人,如果不痴不狂,不疯不魔,是决然不会有这样的大成就。
徐行也不废话,当即将自己对北冥神功的看法,尽数道来。
无崖子听后,又沉吟许久,忽道: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又作何解?”
徐行在大明王朝世界,为了修行武道,早已是博览群书,自然明白无崖子所指的典故。
这句话亦是出自庄子。
北海和南海的大帝因为受了中央之帝混沌的恩惠,见人都有七窍来视听食息,便想要为他开凿窍穴,日凿一窍,七日之后,混沌也就此身死。
在徐行眼中,北冥神功乃是一套遍述自强之道,促进人体生命层次进化,以求成就“乘天地”之境的功法。
鲲鹏乃是天生地养的神物,北冥之海正是鲲鹏诞生之地。
因此,北冥神功的“北冥”二字,便是寓意着修行者要将这具皮囊当做“北冥之海”,从中孕育出“鲲鹏”这般天生神异的灵物。
如此,才算是走上了“逍遥游”的第一步。
“鲲鹏”亦非是实指这种神兽,而是取其变化之意,在天则一去九万里,在海则水击三千里,这种惊人的适应性,亦是生命层次提升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