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一路趣闻(2)
--------------------------
从35章开始,小云所写的“抢婚”“潘安”“茅厕”等古代趣闻,皆是网上百度得来的资料(出处不明),再结合小云自己的yy写出来的,并非全部是原创,所以特在此说明。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原来盖这“齿爵堂”的是个被乡邻称作“穆太公”的乡下人,穆太公原本是靠在家里种菜、每日担到城里去卖以维持温饱,一年前才突然不再卖菜改而盖起茅厕来。
这穆太公突然盖起茅厕也是有些原委,原来一年前的某一日,穆太公进城卖菜时突觉内急,一经寻找发现这城里的道路两旁有“粪坑”供人如厕,只是这“粪坑”可是要收几个钱才能得以进入。
穆太公当时已是急得憋不住了,最终只能掏出几块铜板进去痛快了一把之后,这穆太公方便完后因心疼那几块铜板,所以他没有一走了之而是立在茅厕外呆了半天。
穆太公本是因不甘心花了那几文铜钱而在那里傻站,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法子把钱要回来,哪知他这一站发现这前来给钱解手的人还不少……
于是,穆太公凭借着自己特有的商业敏感度,抓准商机确立了自己后半生的饭碗,这饭碗虽说不大体面,但穆太公却觉得它倒强似作别样生意……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三十六章一路趣闻(2))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打定主意后穆太公连菜都顾不上卖了,立刻就从城里往村里赶,一回到家他就赶紧请了几位工匠,把自家门前的三间屋掘成三个大坑,每一个坑都砌起小墙隔开,很快穆太公就按着城里那收钱的茅厕的样子,依葫芦画瓢的盖了三间茅厕。
这茅厕一盖好,穆太公就赶忙到城中的亲戚家里,厚着脸皮讨要了些人家看不上眼的诗画,回到村里穆太公立刻把这诗画都贴在那新盖的粪屋壁上,这诗画贴完了穆太公还是觉得不慎满意,于是便请一个读书人给茅厕题写了个别致的名字———齿爵堂。
为了吸引村里的男女老少前来如厕,穆太公脑袋一转又想出了个好点子,他提了几把新鲜的蔬菜上村里的教书先生家里,托他替自己的新茅厕写了百十张“报条”以供他四方张贴……
这“报条”其实作用等同于现代的海报宣传单,上面写着:穆家喷香新坑,远近君子下顾,本宅愿贴草纸。
这一举动对村里的各户人家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这乡下人用惯了树枝叶儿和干稻草,如今有现成且不要钱的草纸使,加上这“齿爵堂”的环境实在是比自家茅坑优雅了许多,粪屋四壁上更是贴满了花花绿绿的诗画,最是惹人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