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
慕容华回过神来,一言不发的往御书房走去,心中暗暗念着“江北”二字,不自禁又想起了刚才熄灭的两盏灯,那种不祥的感觉更胜了,他的步子不由得更急了几分,到了御书房,几步走到御案前拿起上面放着的信封,拆开来,上面写着,“江北流言飞起,言圣上视钦差除蝗以手代勺为妖孽,欲处之而后快,江北百姓心愤起,臣等已极力安抚。然,此时非同寻常,请皇上定夺。”
慕容华心中波涛汹涌,此时确实是不同凡响,要彻查根源才能彻底平民愤,同时也免得易芸听了流言寒心,虽然他知道她一向聪敏灵秀对这些流言自然是能够理智面对的,但是尽管如此,他也不想她有半分困扰。
朝中本就事务繁忙,再加上江北的事情,一时间慕容华忙的焦头烂额,但是每晚去昭华宫门外站一会儿的习惯仍是存在,两天慕容华便拿出了应对方案,然而就当他要一举解决江北事件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让他如堕冰窖,遍体生寒。
慕容华看着手中的密报,手颤抖着书信自他手中滑落,上面只有两行字,“芸妃薨,尸首正往皇都运送。”
他怎么都不敢相信书信上所说的,怎么可能?他清清楚楚的记得那日她站在朝堂上款款而谈,说服了满朝文武同意她一介女子之身前往江北救灾,而后他多日冷落,她冷清对待不肯低头半分,这分明就是她的作风啊。他追出皇都,登上菩提山只看到她车撵离去的背影,队伍浩浩荡荡的,那么多人护送,他又暗中派遣人保护她,她怎么会出事?
明日就是启程回京的日子了,两日后会经过一处邻着绝壁的狭窄道路,来时走到此处众人都是非常小心,打起了十分的精神劲儿,那是她出手的绝好机会,若是她运气好便再多活几年好了,若是运气不好也为容国带来了动乱,其他三国蠢蠢欲动,必是后患无穷,也够了。
屋子外面,白狐站在一旁的柱子上,仰头看着天空的明月,皎皎银灰洒在他随风飘扬的红衣上,有种绝代美艳的风姿,却因了那一脸萧索的神情,生生显得哀伤。
“世事总是如此,因果循环,没有谁能超然世外,纵然拥有常人所没有的力量又如何?终究是逃不过命运的束缚。”
白狐看着那间漆黑一片的屋子,“若是早知道如此,真不知道当时还不会一时兴起帮了你,这一生你欠了我的,我想要的你给不了,痛着的是我,如今都快分不清我们究竟是谁欠了谁的了。”
易芸离开江北的时候,百姓夹道相送,易芸站在车辕上同江北百姓辞别,然而就在她离开后的第二天,一件足以激怒江北所有百姓的秘闻传出――皇上听闻钦差芸妃定民心之法大惊,于朝堂之上公然言此乃妖术,存之将临国难,下旨于归路之上秘密.处理钦差,令其不得安然回归皇都。
她离开时候的样子就像发生在昨天的事情,可是为什么只是一眨眼她便烟消云散了?他不信,他不信!
一旁的李木看着慕容华失魂落魄的摸样,着实吓了一跳,但是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也不敢贸然上前多言。慕容华扭头看着一旁的李木,茫然地表情像是迷路的孩子,“小木子,那日她离开皇都,我们追去相送却仍是没见到她,但是她是在那车撵里的?是不是?”
此传闻一起,江北百姓民愤起,江北官员猝不及防,这样的流言像是一夜之间便起来的,恐是他国散布流言扰乱民心,江北官员出面平息流言,出言担保钦差大人乃当今圣上所倚重之能人所爱怜之佳人,必会安然回归皇都。与此同时,江北官员觉得此事非同小可,八百里加急奏报皇上。
民愤暂平,又隔一日,一道惊天传闻如同晴天霹雳一般落在江北百姓以及官员的心上――赴江北驱除蝗灾的钦差芸妃于绝逼窄道上被人袭击落下绝壁,随行之人寻到尸体,芸妃薨,在其手中握着大内侍卫的令牌,皇上之心昭然若揭。
江北百姓躁动不安,蝗虫驱除之后,滴水不降,终日阳光明媚,旱灾突至,江北百姓想起钦差芸妃之神力,更是坚信朝廷无德,上天降罪于江北百姓,以醒江北数万百姓受芸妃之恩的心,必要为芸妃讨回一个公道。
慕容华接到江北传来的消息时,他正呆呆的站在昭华宫的门口,看着里面漆黑一片,没有半点灯光,昭示着主人不在,昭华宫只有门前悬挂着的照明灯,微弱的烛光随着风来回摇摆,有种虽是都会熄灭的感觉,这种感觉刚起,他便看见两盏灯不堪夜风的吹袭,齐齐熄灭,慕容华心里突然生出了一种不祥的预感,让他一颗心都跟着急速跳动。
这时,李木急匆匆的走过来了,这几日慕容华对易芸的思念更甚,总是喜欢站在这里静静地回忆以前的事情,李木从不上前打扰,今日里这般也实在是迫不得已,硬着头皮上了,李木跪在慕容华身旁行礼,“皇上,江北的八百里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