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路途漫漫照孤寂
“这是为了大靖国的安稳而不得不改变的策略,那些老臣既然是为大靖国鞠躬尽瘁,自然会理解,不知太后此次前来为的何事?要是为了这朝政之事,还请回。”而纳兰青捷的强硬,更是让她怒火中烧。
但因为那段过往,她对纳兰青捷心中总有愧疚,纳兰青捷这般强硬咄咄逼人,她也不想再说什么,只好退出了内阁,回了微尘宫。
他与太后曾经的友谊与后来的恩怨,都是他不会畏惧太后的理由。
“太后,皇上临行前嘱托老夫,让老夫辅佐丞相处理朝政,太后虽是一国之母,但到底是妇道人家,如此出入内阁,是不是有违女子不得干政的祖训了呢?”
太后方要前进一步,就被纳兰青捷这一句,给硬生生的止住了脚步。有违祖训,这是一顶多大的帽子。
“纳兰大将军,你是武将,又常年在边关,对朝政之事,怕也是雾里看花,丞相又是刚刚上任不久,哀家只是心忧皇上出宫太匆忙,挑选的人,不能担当重任。”
太后含笑止步,对上了纳兰青捷炯炯有神的双眼。
云释天唤了安公公上前,让他们去了一趟户部,调出了十车的大米。
此行前往信城,云释天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信城百姓的支持,让他们把多年被压榨的怨气,发泄给太后。
得到了民意的支持,他再给太后的势力换血,做到了这些,就不愁太后不倒了。
出行的马车已经架好,十车的大米已经先一步出了城。云释天此次是微服出巡,没人知道他会去哪里。当然除了太后。
云释天等人一走,太后就收到了消息。云释天在户部调了十车大米运出了城,而后又与纳兰蔻出了宫,带着这么多大米,会去的地方只有一个。
“太后此话,是在质疑皇上的判断?”打官腔戴大帽子对纳兰青捷来说,拈手即来。
“纳兰大将军,哀家并无此意,只是皇上不顾朝政微服出巡,又把朝政交给一个武将与一个刚刚接任丞相对朝政并不熟悉的人,难免担忧,再说前些日子皇上调换了大批官员,导致民心不稳,官吏之间,更是惶恐不安,不知立丞相打算怎么解决这件事呢?”
与纳兰青捷辩论不过是给自己找难堪,太后见纳兰青捷态度冰冷,随即就把矛头对准了立庆笙。立庆笙在赵之霖在任丞相时,也不过是朝中一个三品小官,现在出任丞相,也不足一月,把朝政大事交给他,太后完全可以表示质疑。
“回太后,之前太尉下狱一事,导致朝堂动乱大臣惶恐,为了此事,皇上在临行之前,已经拟定了一套策略。此次调换上任的官员都是这届科考中选拨出的人,皇上让他们在上任之前,各签了一份状子,让他们互相监督,若有人贪污对民不利,举报有奖。而那些老官吏,皇上采取了安抚政策,给他们加了俸禄。”立庆笙早有准备,在太后问话之后,就说出了临行前云释天交代他的话。
“官吏俸禄都是开国圣上定下来的,皇上就这样的改了,对那些为大靖国鞠躬尽瘁的老官员来说,未免不公。”太后冷哼一声扬眉,立庆笙的圆滑,出乎了她的意料。
信城。
第一时间,他就赶到了甘泉宫,责罚了安公公一顿后,把皇上微服出巡的消息闹得人尽皆知。
之后她又去了丞相理事的内阁,找到了立庆笙,可想要训斥立庆笙一顿的她,看到了一个人。
掌握着大靖国最高军权的纳兰青捷,乐呵呵的坐在一旁,如大山一般的守护着立庆笙。
他的笑容,就是告诫所以人,有他在,谁也别想动立庆笙一根汗毛,这个人,也包括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