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劝说
沈月华轻轻嗅了嗅,露出陶醉的表情,慢慢喝了几口下去。
“好茶啊!”她笑道,“还是你知道怎么泡。”
“跟你认识这么久,还能不晓得你的口味?”姜法慧笑道,“这水是我爹专门去山上取回来的,他老说亏得有你,咱们家才有如今的好日子,挑回来的水总是放在这里,就等你哪日来,有空喝个茶。”
“姜大叔真有心。”沈月华不好意思的道,“什么亏得有我,当初咱们两家也是互相帮衬,没有你们家,我们起初也熬不过去,你现在能挣钱,也是你的本事,我教的可不多。”
“但你也是我师父。”姜法慧亲昵的道,“中午也没什么人,你去我们家吃顿饭罢!”
宁县离京城只有十来里的路程,是大明朝畿辅地区的一个县城,虽说不算大,可交通极为便利,四通八达,商人来来往往,亦是一处热闹之地。
此刻,永泰街的沈家纸扎铺里,沈月华正在交代她的小舅王宝善,“杨家老爷殁了,准备两刀库银,一对金童玉女,两对甲马,双马拉丧车一辆……”
王宝善记下来,一边打量沈月华,等她说完,他小声道,“月华,你还是回去歇息一下罢,要不……”他顿了顿,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
沈月华没有理会,又叫吴中过来,“过不了多久就是中元节,你去印纸坊一趟,佛经,咒语,该印上的都印好,省得到时候忙不过来。”
吴中是她的大弟子,已经随同她学了五年了,忙答应一声出去了。
“叫什么师父啊。”沈月华一点她脑袋,“吃饭倒是好,我也念着大婶炒的菜呢,怎么都是比我娘烧得好吃。”
两人正要出去,门外却急匆匆的奔进来两个人,她们身后一个少女,却是慢腾腾的在走着。
“月华!”当先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妇人大喝一声,“你竟然真的搬出来了?”
姜法慧看到是沈月华的娘亲王氏来了,当即吓得缩了缩肩膀。
这王氏平日里和蔼可亲,可要真的发起火来,那是真叫人害怕的。
王宝善默默叹了口气,还是没有把想说的讲出来。
这个侄女现在就是说一不二的性子,他一个舅舅能劝服得了她什么呢,还是算了,做好手里的事情也算给她分担一些。
王宝善去吩咐伙计做事。
沈月华一上午共接待了三位客人,都是家里要办丧事的,忙到现在才有空坐下来。
姜法慧给她端来一碗龙井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