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孔家女儿经
此后,有人说是杨茂礼隐姓埋名去孔家当苦差最终感动了美人,有人说是英雄救美虏获美人心,有人说是杨茂礼来孔家给未来小舅子们当教书先生日久生情,还有人说是女方要求昂贵的聘礼男方则随船出海狠赚一笔后才迎娶回来。各种说法都有,但当事人都三缄其口,连杨家族内人也知其一不知其二,总之算得上一段眷侣美谈。
事情被外人传为佳话美谈也就算了,特地跑去问当事人,竟然双方对女儿都闭口不谈,继而问之就一个装傻看书,一个就装傻干活,再问之杨妈妈就翻脸了。
越不肯说就越挠人心慌,所以清若一提起这个问题,清如也表示强烈的好奇,两双水汪汪的眼睛期盼地望着孔安宁,看得她有些心慌。
“其实也没多大的事,就是他们在围墙边丢了一整个月的字条,虽然我不知道写什么,每次三姐都神秘兮兮地藏在木匣子里,然后放枕头下,谁都不让碰。说了也难怪,那段时间三姐总喜欢去给阿嬷念书。”孔安宁见双胞胎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然的笑容,忽然打了个冷战,“你们怎么这个表情,在想什么呢?”
“没事,因为别人都在传阿爹为了娶阿姆来孔家当苦力,当教书先生,或者跑出海去,我们问了阿姆,阿姆却不肯说。心里挠得痒,就问问。”清若笑答,没想到平日看着一本正经的杨茂礼原来还有这么浪漫的一段故事,难怪心甘情愿守着妻子和两个女儿。怎么说,这个妻子是自己一见钟情,隔墙传情给娶回来的,自然比起单凭媒婆片面之词就娶回家的女人要珍惜得多。“我阿爹果然是个痴情种啊。”
清若有些难为情地笑了笑:“看书看书。”微博长知识,可知识没出处,连给她个卖弄学问的机会都没有。
“你看的书倒是奇怪,方才小嫂才说你知道食性相克的道理。”孔安宁将散在床上的布匹收好,把凳子上的线团归置好,放到桌子上。“我平日听卫墨说过食性相克的事,倒也没在意,你连医书也看吗?”
清若有些支吾,说不出,清如出声解围:“我阿爹的书可多了,这次回来累坏了工人,我阿爹说还好书没掉水里,要不他半辈子心血就没了。”清如又嘟囔一句,“小姨,你不知道啊,我们的行李都没我阿爹的书多。”
孔安宁笑着刮她小脸,“我三姐当初就是看中三姐夫这一肚子墨水。”
“我阿爹不吃墨水。”清如摇头道。
“是啊,我要是能遇见这么一个男人就好了。”孔安宁学着清若的模样,双手托腮,感叹道。
“我也是。”清如虽不知姐姐和小姨在说什么,也忙着有样学样。
不知何时窗外的石榴树上落下了一只老喜鹊,紧跟着又飞来两只圆滚滚的雏鸟,站在枝头欢快地叫了几声,看着屋内一大两小三个花痴模样的女人,老喜鹊又叽叽喳喳对小喜鹊叮嘱了几句,然后一同扑扇着翅飞远了。
“笨,小姨是说阿爹读的书多。”清若翻了个白眼。
孔安宁笑道:“我阿嬷说清若像我三姐,我看更像我三姐夫,这口气跟三姐夫如出一辙。”说着,忍不住感叹道:“我要是能像大姐和三姐一样找到这么一个体贴自己又满腹经纶的夫君就好了。”
“小姨这么优秀,一定可以找到如意郎君的!”清如忙不迭地拍马屁,惹得孔安宁一阵害羞,恼了她一句:“小孩子,你懂什么叫如意郎君。”
清若偷偷翻了个白眼,都好意思说嫁不出去要哥哥养的人,居然在外甥女的马屁面前害羞。但她没揭穿,只是转移了话题:“小姨,你知道我阿爹当初是怎么娶到我阿姆的吗?”
在康六媳妇的八卦闲碎剧透中,清若得知这个便宜老爹跟便宜老妈之间的爱情故事的各种版本,大意是说杨茂礼是个有骨气的秀才,谈了几门亲事都不满意后,在县城和孔素节,也就是出阁前的杨妈妈相遇,然后一见钟情,非卿不娶之类的。随后去提亲却被拒绝了,可一年之后再去提亲时却抱得美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