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孔家有喜(三)
“这么快?”虽然清若很想吐槽刚出生几天的孩子应该像猴子一样,最多就是胖一点的猴子,绝对跟俊扯不上关心。可她没顾得上吐槽,只觉得自己快被这接二连三的爆炸信息给挤爆脑袋,去年还闹得沸沸扬扬的逃婚主角如今已经为人妻母了。
“说你不懂事吧,你又说话头头是道,整个跟小大人似的。说你这丫头懂事吧,说起事来大惊小怪的,我看清如的心眼都比你清楚。这姑娘一旦及笄,成亲便是汲汲于前的事了,你不紧着家里都替你紧。虽说你还有两三年才及笄,我看三姐早把事情都放心上了。”似乎是即将要摇身变成妇人的缘故,孔安宁说起话来也有几分杨妈妈的味道,数道清若时就跟个彻底的长辈似的,没了先前的顽劣和孩子气。
清若讪笑了几下,杨妈妈有没有把事情放心上她倒不清楚,可是清如的确是变了不少。跟着杨妈妈去了几次聚会,见识了其他人家的未婚姑娘,回来以后整个人都不同了,说话做事也都初显大姑娘的模样,连杨妈妈都夸她有增进。反倒是清若,完全是一副“我是未成年,结婚离我还很远”的模样。除了厨艺比清如精湛,咬文嚼字比清如上心,但作为古代女子必备的女红,自从桃花会回来后清若几乎没再进步过,一直处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而除了平时在厨房里增进厨艺外,大部分时间就是躲在房间里看书练字,偶尔小画怡情。
可惜这么文艺小清新的生活方式被杨妈妈鄙夷为浪费时间,不肯在女红上用心,也不肯外出结交朋友,更别说化妆打扮了。清若则觉得杨妈妈跟当初的杨妈越来越像了,而她也跟以前一样,算得上是越活越过去了。
“其实,香姨做得对,嫁个有钱有势又对自己好的人比什么都实在。”孔安宁的领悟让清若觉得汗颜,这种爱情和面包二选一的问题,选择面包的做法不像是孔安宁这个刚刚收获爱情的人说出来的话。可她低头细想,其实孔安宁说的也没错,卫濛有钱有势,长得好,对孔安宁也不错,最难能可贵的是孔安宁正好也喜欢他。
“我?我有什么事?”清若眨着眼睛,一脸疑惑。
“我听说有人可是在木云出尽风头,连着前几天都有人来打听你。我倒不知原来我家小清若这么多才多艺啊。”孔安宁话中的意思自然是说桃花会的事。大姨丈李添的上司是方鹏华的岳丈,孔安宁会知道桃花会的事也不稀奇,只是没想到这事居然传到县城来。
“小姨,你别转移话题,给我讲讲小姨丈的事吧。”清若对她的调戏视若无睹,别说脸红,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孔安宁自讨个没趣,撇嘴道:“你这丫头还是跟以前一样不可爱。他还能有什么,不就是三天两头带着东西往家里跑,人家如今又是进士,大哥小哥也不好拦他,慢慢也就习惯了呗。”
“带东西?不会是小姨你教他的吧?”跟孔安宁混熟了,清若开起玩笑也没大没小。
所以这个爱情和面包的题目,很难说孔安宁选择的是爱情还是面包,只能说她是幸运的。
清若可以确定自己绝对会选择后者,爱情是什么,她从来没敢奢望在这个女人没有说话权的时代里安置爱情。
忽然听到门外小姑娘们兴奋叽叽喳喳的声音,孔安宁朝窗外望了一眼,开心道:“走,一定是你阿公回来了!”
孔安宁瞪了他一眼,“你还好意思说,好几次差点没让阿姆当贼,叫官家来抓。”清若挑了挑眉,不以为意,“那怪不得我啊,为抱美人归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看来卫濛走得也是当初杨茂礼那一招,而且看情形,估计还吸取了孔大姨曲折情路的教训。清若轻声感叹,这孔家女婿可真不好当,光靠媒人可不行,诗词歌赋爬墙上树总是得会几招。
听完了孔安宁的曲折情史,附带了李璘也名花有主的小道消息,清若大吃一惊,李璘不是去年才及笄怎么那么快就谈婚论嫁了。
孔安宁鄙夷道:“她明年都十七,再不嫁,难道要跟我一样当老姑娘吗?”孔安宁和卫濛成亲的日子安排在年底,差不多也是冬至前后,跟卫墨的结婚周年庆凑在一起。
一提到卫墨,孔安宁也来了劲,“你知道吗,卫墨前几天生了个大胖小子,听说长得可俊了。我本想去看看她,不过你阿嬷怕我带了风给孩子,没肯让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