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事成三
“这事我也是听大姐说的,本来是要让你替的县令,但如今县老爷后台还硬着,所以就说让你去县学,好歹也是县城,来回不用半天辰光。若是我,你便不必担心,阿姆那边……老三跑了,不还有老二家嘛。”杨妈妈说到最后,自己都没什么底气。
杨茂礼心知肚明,只是叹口气,“茂昌被这次连累着,半数家产都充了公,留了那座宅子还有他媳妇一些体己,什么都没有了,要不是我把知海堂让一半给他,他根本都过不了活,你让他怎么还顾着阿姆。”
当初杨茂礼想把知海堂都转手给杨茂昌,立刻得到家里三个女人的反对。清如单纯就是不乐意自己白白把家产拱手让人,杨妈妈虽然眼光没这么局限,但对这个小叔子也没什么好感,毕竟海亭这边名义上挂着黎员外的名字,要是杨茂礼把知海堂都拱手相送不就等于说明海亭和他的关系了吗。
最后杨茂礼无奈,只能当着杨老爷子的面,说好把知海堂一半让给杨茂昌,剩下一半留给杨妈妈肚子里的孩子。杨老爷子自然十分高兴,杨茂昌虽然没有反对,却也没有道谢,把清如气了好久。
说来也奇怪,杨茂昌接手不久,朝廷就颁发了海禁令。知海堂向来以深海干鲜为源,这海禁分明就是要断了知海堂的路,可皇帝亲下的旨,没人敢回驳。以至于如今的知海堂也就勉强养活这一大家子,却根本无法剩余。好在如今海亭那边有好消息,杨茂礼的前程又有着落。
“就你鼻子灵!”清若拿过油纸包,一股浓香的卤酱味扑鼻而来。“阿爹,什么事值得你特意去买这个。”
“瞧你们这两个丫头,难道平日就亏了你们不成,还得有大事才能吃肉。”杨茂礼笑骂了一声,看着一双女儿捧着油纸包吃得津津有味,自己心里也高兴。
看了看妻子一眼,笑道:“今日的确是有大喜事。晌午刚过,柏青带着城里的贵人来,说是想赁下海亭后山那片地开染坊,连合同条例都写好了。我原先怕是些乱七八糟的人,结果一问才知道竟然是莲城的万家染坊。还说愿让出染坊一成的股份当租金,这万家染坊出的料子许多都是达官贵人最喜欢的,还常常进贡到宫里给娘娘小主们,别说一成,就是半成我也答应了。”杨茂礼说得有些激动,眼睛都闪着光芒,“都说好事成双,商碧上回说的兹琉山的事也有眉目了,若这路子能打通,别说如今的海亭,就是再扩大两倍也绰绰有余。”
“这么的好,那岂不是咱们家发达了?”清如满口油腻地说。
清若笑而不答,她心里很清楚,不管是兹琉山还是万家染坊,其中功劳总是少不得殷时的一份。既然要不告而别,又何必这么大费周章地折回来帮他们的忙,这难道是因为他们是卫濛的岳家吗?
“茂昌原先给清曼定的亲家也被这件事连累,早早就离开了,眼看清曼也都十六了,他心里必然着急。对了,李郎兄和卫郎弟在城里的人脉广,你也帮着问问,别给耽误了。”杨茂礼对妻子说道。
杨妈妈尽管心中不满,嘴上还是答道:“回头我写信问问。”
清嘉已有即便遭逢劫难依旧不离不弃的柏青,清若虽没明言,但大家都已经把她跟发策默许成一对。王柔那边不必他们担心,而清如更是不须挂虑,冲着杨茂礼的为人,提亲的人也得排着队来。这杨家才几个堂表亲妹妹都有着落,反倒是她这个当姐姐的无人问津,就是她不急杨茂昌也得着急了。
“要说好事,那得说好事成三。”清若笑着说,清如好奇地投来探寻的眼光,清若则望了杨妈妈一眼,见她点头才道:“阿爹很快要去城里当教谕了!”
“天啊,这、这是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再加上昭哥儿,咱们家还真是好事连连啊!”清如已经顾不得满手油腻,兴奋地举着酱肘子欢呼,被清若给紧紧捂住。
“你这丫头怎么还不省心,这事还没具体定下来呢,是大姨偷偷来报得信,咱们怎么也得等准信后再说,别让人以为咱们吹牛。”清若见她表情哀怨才松了手,转头见杨茂礼却没有意料中开心,不禁问道:“阿爹怎么了,你不想去吗?”
“你阿嬷如今身体大不如前,你阿姆又身怀六甲,你让我怎么放得下心。”杨茂礼叹了口气。
“阿爹你放心,家里不还有我和阿姐嘛!”清如拍胸脯保证,一个油爪子印就拍在胸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