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
甄嬷嬷红了眼眶,哽咽着继续劝道:“寿王吉人天相,定会有惊无险,娘娘您可得保重自个,免得回头寿王病好了,倒反过来要到您这里侍疾。”
难得深沉一次,尚未从回忆里抽身,殿门便被呼啦一声推开,一个灵巧的身影脚步飞快的进了寝殿,转过屏风,来到自己面前,大呼小叫道:“娘娘,不得了了,寿王昏死过去了,寿王府管家急匆匆的进宫来请太医,只怕是不好了,去禀报太后的人话未说完,她便晕厥过去了……”
魏黎春睁眼,一下从摇椅上站起来,边往外走边吩咐道:“备辇驾,去慈宁宫。”
*
落叶满地,天色昏暗,道路湿滑,用了比往常多一半的功夫才赶到慈宁宫。这种消息在后宫里自是传的飞快,近些的嫔妃早已到达,撑着各色油纸伞,站在垂花门下,探头探脑的张望着。
黄婵先下了辇驾,将伞撑开,转身将魏黎春搀扶下来,众位妃嫔纷纷上前行礼,魏黎春忙吩咐她们起身,问道:“诸位姐妹们怎地不进去?”
黄婵一跺脚,嗔怒道:“娘娘,奴婢说着正事呢,您且正经些。”
魏黎春笑的更欢畅了,脱力的趴伏到案桌上,眼角都渗出了泪花来:“哎呦,本宫的肚子……”
黄婵坐到一旁的太师椅上,鼓着腮帮子不再吭声,魏黎春笑了半晌,总算停歇下来,她用帕子拭了下眼角,收敛了神色,认真道:“家里几个庶出侄女的情形,本宫早已派人打听清楚,思来想去,也的确只有纤珞最合适。只是她的身份到底低了些,为与林家长子嫡孙相配,必定要将她变为嫡女,而变为嫡女就要将她已故的母亲扶为正妻,是以即便她不去青楼闹腾,即便没有与她那场交易,一切也会是现在的模样。”
“那您何必多此一举,惹得二姑娘与您生了嫌隙。”黄婵惊讶的瞪大眼。
“自然有本宫的用意。”魏黎春抿唇轻笑,见黄婵眨巴着眼睛,一副迷惑不解的模样,便又解释道:“本宫就是想告诉她,她跟她母亲的命运都掌握在本宫手里,本宫能将她们捧上天,也能将她们扔回地上,有了这场交易的牵绊,她在林家才会安分守己,不敢闹出闹蛾子来,魏林两家的联姻也才真正有意义。”
人群里一位老嬷嬷开口道:“太后已经苏醒,并无大碍,便让众位娘娘们回宫歇着,众位娘娘却是不放心,又不好在里边搅了太后的安静,便站在此处等消息,老奴劝了半晌,都劝不动,还得皇贵妃娘娘您出马才行。”
魏黎春抬了抬眼,瞧清说话的是太后身边的郑嬷嬷,心里便有了数,太后地位虽尊贵,但到底不问后宫之事多年,这帮人来探病,探完了却不肯走,无非是想在自己面前露个脸,否则这病可就白探了。
“诸位姐妹对太后一片孝心,着实令人感动,本宫岂有不成全的道理?”魏黎春抬脚跨过慈宁宫大门的门槛,边往里走边说道:“本宫先进去瞧瞧,诸位姐妹且在此等候。”
寝殿内室里,太后程氏拥被坐在罗汉床上,甄嬷嬷端着一碗汤药,在旁劝道:“娘娘,您先把药喝了吧。”
程氏摆了摆手:“端走罢,哀家还喝这劳什子药做甚,索性与我那苦命的株儿一起去了,也免得他黄泉路上一个人孤单。”
黄婵倒也不傻,听完之后,嘿嘿一笑,狡黠道:“娘娘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把自个说的跟个恶毒后娘一般,其实不过是与二爷兄妹情深,给他的宝贝女儿说了门好亲事,只是小姑娘不太领情,这才搬出一堆条条框框来吓唬她。”
“这么说,倒也不错。”魏黎春摸摸下巴,摇头轻叹道:“本宫拉这个郎配,半是为着私心,半是为着朝堂,究竟哪边更多一些,倒也说不清了。”
*
傍晚时分,雨依旧未停,用过晚膳后,魏黎春坐到窗前摇椅上,在叮咚不断的雨声中,闭目养神。
摄政监国后,朝政颇为繁忙,又要兼顾后宫琐事,魏黎春忙的几乎脚不沾地,琴棋书画等消遣之物,早已束之高阁,便是腾的出些许工夫,也没有那份闲情逸致,是以日子过的极其枯燥,那些拈酸吃醋争宠夺利风起涌云的往事,恍如隔了几万年,模糊的仿佛从未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