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回 上官昭容焚诗稿
将领带着士兵们离开了,林澈松了一口气。他回到庭院中,将上官昭容从花丛中叫了出来。
“林将军,刚刚那是怎么回事?”上官昭容心有余悸地问道。
“这些诗稿,陪我度过了无数个日夜,如今却要化为灰烬,实在是命运弄人。”上官昭容喃喃自语道。
说罢,她将诗集缓缓放入火盆之中。火苗舔舐着诗稿,纸张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逐渐化为灰烬。林澈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上官昭容此举,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太平公主,更是为了大唐的未来。
就在诗稿即将全部化为灰烬之时,突然,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将火盆中的一些灰烬吹了起来。上官昭容脸色大变,她连忙伸手去抓那些灰烬,却只抓到了几片残页。
“不好!”林澈心中暗叫一声,他担心这些残页会被有心人捡到,从而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当下,他立刻上前,想要将残页抢过来。
然而,就在这时,庭院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林澈心中一惊,他意识到,可能是有人听到了风声,前来查看。他迅速将残页藏入怀中,对上官昭容说道:“昭容,你先躲起来,我去应付一下。”
林澈与太平公主历经重重波折,在宫廷政治的漩涡中艰难前行,虽屡次化险为夷,但局势依旧波谲云诡。武氏残余势力虽遭受重创,却仍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暗处伺机而动;朝堂之上,各方势力为了权力明争暗斗,从未停歇。
这日,林澈正在府中与几位谋士商议如何进一步削弱武氏余党的势力,忽有下人来报,说上官昭容求见。林澈心中一惊,上官昭容身为武则天身边的红人,此时前来,所为何事?他赶忙整衣出迎。
只见上官昭容身着一袭淡粉色宫装,身姿婀娜,面容憔悴,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疲惫与忧虑。见到林澈,她微微福身,轻声说道:“林将军,冒昧来访,还望将军恕罪。”林澈连忙还礼,说道:“昭容客气了,不知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上官昭容环顾四周,见并无旁人,便从怀中掏出一本诗集,递到林澈手中,神色凝重地说道:“林将军,此乃我多年来所写的诗稿,其中有些内容,若落入他人之手,恐会给我带来杀身之祸,更会连累将军与太平公主。如今我已下定决心,想要焚毁这些诗稿,只是心中实在不舍,特来请将军做个见证。”
林澈接过诗集,心中疑惑不已。他翻开诗集,只见上面的诗句笔力刚健,意境深远,字里行间似乎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他隐隐感觉到,这些诗稿背后,定是牵扯到一些重大的宫廷机密。
上官昭容点了点头,躲进了一旁的花丛之中。林澈整理了一下衣衫,大步走出庭院。只见一群士兵正朝着庭院走来,为首的是一名身着盔甲的将领。
“林将军,何事如此喧哗?”将领见到林澈,连忙行礼问道。
林澈心中暗自警惕,他不动声色地说道:“没什么大事,刚刚我在庭院中烧一些杂物,不小心引起了一点小火灾,已经没事了。”
将领看了看庭院中的火盆,眼神中闪过一丝怀疑,但也没有再多问,只是说道:“林将军,如今局势紧张,还望将军小心行事,莫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林澈微微一笑,说道:“多谢将军提醒,我自会注意。”
“昭容,这些诗稿中究竟藏着什么秘密?为何要焚毁?”林澈问道。
上官昭容轻叹一声,眼中泛起泪光,缓缓说道:“林将军有所不知,这些诗稿中,记载了我这些年来在宫中所见所闻,以及一些对朝堂局势的看法。其中有些内容,涉及到武氏余党与各方势力的勾结,若是被有心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我本想将这些秘密深埋心底,可如今局势愈发紧张,我担心自己的安危,更担心会因此连累将军和公主。”
林澈心中一凛,他深知宫廷斗争的残酷,也明白上官昭容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这些诗稿若是落入武氏余党手中,必然会成为他们攻击自己和太平公主的把柄。当下,他点了点头,说道:“昭容放心,今日我便为你做个见证。只是这些诗稿,都是你多年心血,就这样焚毁,实在可惜。”
上官昭容微微摇头,苦笑道:“比起自身安危和大唐的江山社稷,这些诗稿又算得了什么?林将军,还请借我一处庭院,我想在此焚稿。”
林澈带着上官昭容来到庭院之中,命人在庭院中央架起一个火盆。上官昭容手持诗集,缓缓走到火盆前,眼神中满是不舍与决绝。她轻轻抚摸着诗集的封面,仿佛在与多年的老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