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
原来,这件大明正德仿哥釉龙纹宫碗贺旭东曾经找过三位专家看过,都一致认为是件开门的好东西,但是那三位专家在甄别时用时最短的一位专家也需要半个小时才下了结论。现在刘宇浩不过只用了短短不到十五分钟而已,怎能不让贺旭东吃惊。
“谢谢二哥夸奖,其实我对这古玩鉴赏只是学了个皮毛,要论古玩之道,我这点微末道行还不抵老师的万一。”
刘宇浩所说的老师当然指的是齐老了,刘宇浩师从齐冀,两人的关系亦师亦孙,齐冀不仅把自己一生之所学毫无保留的倾囊相受于刘宇浩,还在刘宇浩人生的路上给了他太多的指引。不客气的说,没有齐冀就没有刘宇浩的今天。
其实贺旭东自己对古玩鉴赏是不太通晓的,真正的爱好上古玩也就是这么几年的工夫,但是他家的那位贺老爷子却是门里的行家。
贺旭东从小就听自己家老爷子说过,古玩这一行受到文化、悟性、眼力、经验、财力、运气、渠道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完全是一个需要面面俱到的一个高端艺术行为,并非每个人都可以进入这个圈子的。如果你忽视了这些重要因素,就意味着你不是在和古人对话,而是在和魔鬼对话。
这一声听的贺旭东眼里精光一闪,“呵呵,没想到啊,原来刘兄弟还是茶道高手,嗅其味就知这是壶大红袍。”
贺旭东哪里知道,齐老这辈子除了爱古玩做学问以外,最爱的就是茶道这一口了。这些年来,每每和刘宇浩私下里在家讲课之前,都要先沏上一壶好茶,慢慢品茗。久而久之,刘宇浩练就了一身的茶艺功夫。要说这刘宇浩的煮茶功夫,那还不是吹,绝对的一流茶林高手。
不同的是,齐老的茶都是由刘宇浩现煮的,贺旭东这里的茶却是由服务人员泡好了拿进来的,也不知那泡茶的人功夫到不到家,刘宇浩在心里琢磨着,若是手上火候差的话,上好的茶叶会被白白的浪费掉的。
刘宇浩笑道:“品茶有三乐,一曰:独品得神,一个人面对青山绿水或高雅的茶室,通过品茗,心驰宏宇,神交自然,物我两忘,此一乐也;二曰:对品得趣。两个知心朋友相对品茗,或无须多言即心有灵犀一点通,或推心置腹述衷肠,此亦一乐也;三曰:众品得慧。孔子曰:‘三人行有我师’众人相聚品茶,互相沟通,相互启迪,同样是一大乐事。”
“好一个品茶三乐!”贺旭东听的抚掌称快,接过话来说道,“这大红袍的来历是有传说的,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
如果说刘宇浩和自己家的那位老爷子岁数大致一样的话,用这么短的时间便分辨出那大明仿哥窑宫碗的真伪,贺旭东还不会像刚才那样这么失态,但是事实刘宇浩只不过是一个刚刚毕业不久的考古学研究生,没想到他居然会如此的老到,贺旭东真的纳闷不已。
收藏界其实有一个层次问题往往被忽略,那就是:低仿杀低手,普仿杀普手,中仿杀中手,高仿杀高手,精仿绝仿杀大藏大行。
在贺旭东眼里,刘宇浩理论上应该是个低手而已,说的高点,最多是个普手,要不是老爷子让自己试探他,贺旭东是不会拿出这件宫碗的。
“你别卖关子了,二哥!有什么故事就直接说来大家伙都听听,这话说一半留与半的,怪急人的。”四人中周锡最是直爽,嘴里叼着烟,也不坐下,把身体斜靠在一张桌子边说道。
贺旭东先是斟了一杯茶给众人,丢给周锡一个大白眼球才笑道:“我这茶给你喝了简直是糟践了东西,你最好现在就出门,瞧见没?往南边走五十米就是酒吧了,那里的啤酒美女最适合你才对。”
“嘿嘿……”周锡被说的不好意思的直抓耳朵起来。
人家贺二哥正和刘宇浩在这品茗论道呢,你周大少不懂就别吱声啊,吃了瘪了吧。其实周锡也就是在贺二哥这经常吃点小瘪,这纨绔大少在外面那可是说一不二的主,四九城里忌惮周锡的人也是大有人在。
第036章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