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兵家大争 > 分节阅读 103

分节阅读 103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三晋之魏国一度曾经是多么的接近这种境界,可惜当国君变得奢糜、慵懒和无知的时候,这个国度也从胜到衰,没能把握住历史的契机。

三晋之韩国始终没能实现“改革”,一直因其孱弱而屈辱的失败,而无法带给自己荣耀,所以没有这种雄壮的民族誓言。

三晋之赵国,这也是一个与北方胡人长年作战,在血液中迷漫着不屈的国家,奈何赵国的精神死于长平之战。

赵国和秦国同是战国时期抵御外族入侵的核心力量,又同是赢姓宗族,上天不眷故赵,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秦有锐士,谁与争雄!”赢豹浑身的血液在燃烧,带着战意高昂的秦军将黑齿常之的军阵撕开一条口子,直扑王翦大营而去。

“赳赳老秦”何其壮哉!

吴起率五万魏武卒在‘阴晋之战’之中大败秦军五十万后秦国出现的一首歌谣,是秦励志图强,为统一六国立下的一个民族誓言。同样的誓言还有楚国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在战国纷争的时代里,统一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多少次,秦国君臣都意识到,天下各国,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被秦军灭掉;但同时和两个国家开战就有几分力不从心;一旦三个国家联合起来,以秦国之强也必败。

统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事实上,秦国从商鞅开始,经过了六代国君的努力,才实现了统一的夙愿。而这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作为一句全民宣言,在时时的激励着每一个秦国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组织的强盛,都需要一种精神,也许可以翻译为“共同价值观”。这种精神是要从上到下的,深入人心的。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迷醉在祖先的雄烈精神之中,更是杀红了双眼秦军,无论黑齿常之怎么努力,都无法阻挡。周军被赢豹撕开的口子就像洪水冲开的隙缝,越来越大,随着洪水流量的激增,这裂口只会促成堤岸的崩溃。

“靠拢,结阵自守!”黑齿常之见自己带着两万人无法阻拦秦军的冲击,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他下令放开通道,让秦军通过。

“秦军的战力,无愧于一个‘秦’字!”刘仁轨对自己的孙子刘冕感叹,刘冕生的高壮,一身银甲,面相俊雅,手中也是一杆方天画戟。

“区区一个‘秦’字,简单的十笔就能写出一个秦字。不知道是怎么的,孙儿从小开始,眼中的‘秦’就是黑色的,有着一种威严,难以抗拒的气势。孙儿很喜欢这个秦,若不是爷爷唤醒了孙儿的记忆,可能孙儿已经成了秦军一将!”刘冕龙纹头盔提在手里,一头积蓄不久的齐耳短发表示着他现代人的身份。

“‘秦’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沉睡在每个神州子民的心中。这种无敌的精神,才使得秦国成为神州西北独大的势力。将来我们唯一的敌人只有一个,就是大秦!”刘仁轨很喜欢自己这个转世后的孙子,言语间很是慈祥,尽管他一副中年人模样,和青年模样的刘冕更像是父子。

历史上,每一个强大的国家、强大的军队,都有这样一个感动人的口号,这些话充满着理想主义的色彩,触动的是人心中最敏感、最强大的感受,从而可以带来难以估量的力量。

岳家军“靖康耻,尤未雪”的复仇精神,成吉思汗“弯弓射大雕”的豪迈感受,大汉帝国“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张扬个性,都会给组织注入无形的力量。

秦的成功,不是个别英明君主的成功,而是在这样一种精神感染下,全民族的成功。在战国时代,这种慷慨赴死的精神也许只能诞生于秦,诞生于这个面对西域的狄戎部队,靠自己双手打出一片天地的国度。

齐国、楚国的环境太好了,丰衣足食,风花雪月中,民族的斗志会被消磨。

燕国有着产生这种精神的环境,但老帝国的自高自傲,不思进取,最终没能实现这个梦想。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