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0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一曲《秦风》声震寰宇,公孙策本部骑兵也个个战意高昂,战马长嘶,急躁不安。
军中同袍一词就来源于《秦风》,同袍的袍是那时候的长衣。行军者白天当作保暖的衣服,晚上当作被子。就是今之披风,或名斗篷。同袍就是夜里睡觉时,战友之间共盖披风当被子取暖,表示相互友爱,关系亲密。
自从历代军魂复活后,公孙策专门了解了一下各国历史,对此很是清楚。
例如秦国耕战一体,全民皆兵。为国出战是义务,所以铠甲武器自备,就连军中伙食,除了有军爵在身,其他士兵都需要自备。如果带不了这么多吃的,那就带钱,用钱在军市购买。
这些都是河东匠师刚刚制造的,都是以水晶打磨而成,比起乱世以前的望远镜,毫不逊色。
“秦琼、程咬金、还有罗士信,这三位又凑到一块了。这一战挺有意思,我很好奇他们究竟会有多强!”公孙策看到了上述三将的将旗,不自禁的握紧了雷电戟。
郭亮想了想说道:“除了秦琼,其他两个应该要比赵云马超弱一线。三国名将的人气力压其他时代,受到的信仰加持不是他们所能比拟的。秦琼有门神气运加持,想来是晋国前十猛将。”
此时的晋军阵营,缓慢而激亢的鼓点开始加速,各部晋军齐声大呼:“必胜!必胜!必胜!!”
声音响彻甘亭一地,直达云霄,林中飞鸟尽数惊起。
所以为了出征时减轻家中负担,也为了爬上去享受秦国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带来的
蒙恬传达完军令,听到晋军呼唤,缓缓抽剑,扬剑高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随即秦军军魂反应过来,齐声合唱:“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这是《诗・秦风》,讲述的是秦地的民风。
秦军上下都熟知的一首歌谣,和‘赳赳老秦’一样,是秦国的写照。一首是军歌,一首是民歌。但浓郁的尚武风气,让秦军上下军心振奋。
随即秦军天兵反应过来,无论在干什么,都停下跟着高唱:“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