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1
罗士信与唐朝名将秦琼是同乡。当时,隋炀帝不恤民力,穷奢极侈,又发动大军征讨高句丽,民众不堪忍受,不能不起来反抗。
当时,只有14岁的罗士信就投到齐郡丞张须陀帐下,开始征战疆场。他上阵杀敌的欲望十分强烈。当战前他要求上阵时,张须陀看他还只是个孩子,认为他穿盔甲都没气力,何况上阵呢?
罗士信见主帅小觑自己,就迅速穿上两副盔甲,悬挂两壶箭支,飞身上马。张须陀看到罗士信如此英武,就同意他出战。
罗士信随张须陀出征于潍水上,敌人正在布阵,罗士信突然冲入,连杀数人,并斩下一个敌人头颅,用长槊挑着,在敌阵前挑战,没有一个人敢上来接战。张须陀趁势率领大军进攻,敌军大败。
罗士信每杀死一个敌人,就割下尸体上的鼻子藏好,回来以后按鼻子的数量报功。从此,罗士信成为天下闻名的一员少年猛将。
“十轮箭雨后,全军总攻!”秦琼带着后续晋军劲锐列在车阵三百米外,高声下令。而指挥骑军的程咬金五千骑已经按捺不住,缓缓朝秦军东阵侧翼迂回。
“全体后阵待命!”秦积弩将军高声大呼,带着弩兵在盾兵掩护下后撤。弩兵上弦费时,和晋军弓手对射明显得不偿失。
“射,不要停!”秦御弓将军大声呼喝,同时激励部下弓手。在盾兵的掩护下,秦军弓手在晋军近万强弓压制下,艰难反击,每一个眨眼间,都有弓手与盾兵身死。
“不要怕,压制了秦军弓手,你们就是最安全的!”晋军领军校尉纷纷给自己部下打气,晋军没有专职弓手,弓手都是兼职。可以说每个士兵,都是弓手!
他们主要射击目标就是秦军弓手,射残了秦军弓兵部队,他们后面就能依靠数量众多的弓手将秦军磨死!
罗士信在14岁所表现出来的勇敢胆识,让张须陀颇为赞叹,他让罗士信做他的侍卫。每次作战,张须陀身先士卒,而罗士信紧随其后。隋炀帝闻报,派遣使者对他们进行慰劳,并画下张须陀、罗士信战阵之状来观看。
以后张须陀升任齐郡通守,领河南十二道讨捕大使,他率领万余人马在祝阿截击卢明月的十几万人马。粮尽将退,张须陀打算出奇计取胜,需要人去袭取敌人的大营。
没有人敢承担这样艰巨的任务,只有罗士信和秦琼挺身而出。
于是张须陀先率领人马假装撤退,吸引卢明月全军出动追击。而罗士信和秦琼率领伏兵突袭敌军的大营,营门紧闭,罗士信和秦琼跃上敌军的望楼,各杀敌数人,敌营大乱。
两人打开营门,率领部队突入大营攻击,纵火焚毁了敌军三十多座营寨,烟火冲天。卢明月赶快率军回师,张须陀回头猛攻。卢明月大败,自己率领几百骑兵逃
由于晋军持弓士兵除了军魂外,多是天兵,对弓箭不是很熟悉,所以他们射击的时候,前排重甲大盾兵并没有上前攻击,不然很可能被新弓手射死。
没死在秦军手中,死在自己人手中不仅很冤枉,还会对士气造成极大的破坏。甚至引发内部厮杀也不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现在前排盾兵已经做好了厮杀的准备,就等本部将军一声将令!
罗士信面目沉毅,盯着车阵缺口,心中数着后阵弓手射击次数。当数到第八轮的时候,见秦军弓手部队已经被压制,他提刀猛地削断了扎在蒙铁皮的大厚盾上的弩箭。
当第十轮箭雨飞起,罗士信举刀高呼一声:“杀!”
随即单人持盾健步如飞,身后亲兵紧随其上,接着晋军全线高呼冲杀声,发动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