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56
这道树墙外围是松柏,中间夹杂是密集的杨树,里面是各种果树,由周青规划,组成迷宫。
松柏杨树树干高直,一目了然,利于观察。而且种植的很是密集,想从树墙通过,要么伐树,要么从树干顶端翻越过来。
其中也有可供通行的道路,很狭窄,陷阱丛生,处处机关。而果树之间,又都是荆棘灌木,钉着铁蹄铁的战马都很难通过,更何况是人?
这道树墙葱葱郁郁,唯一担心的就是火攻。只要在秋季天干物燥之时点火烧树,必然会一路蔓延到朝阳坡外的树墙,然后顺坡而上,将坡上的人都烤成焦炭。
这一点楚萌萌提出过,于是公孙策打算引山间溪河,并挖河渠使之环绕朝阳宫四周。这样就能有效防范敌人火攻,再说敌人有机会发动火攻,也说明他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公孙策正要说话,听到铃铛清脆的响声,猛地站了起来。
铃铛被线绳连接,和朝阳宫想接。若无大事,绝不会被拉响!
第八章来客
朝阳宫以北,正对夏城方向。两侧是密林荆棘,正中留下一条出入关口。这里是南宫宿卫大营,虽小,却极为坚固。
夜晚之中,雨后很是清冷。
此时,一个个黑衣迅疾如风,踩着湿泥雨水在树墙中移动。不断有黑衣人触发机关,或险险避过,或一声不吭地身死,要么死死咬牙支撑。
与鬼面见面的那名中年人抱着一柄被层层麻布包裹的长剑,走在密林中,前面的路已经被探出来,危险已经排除。
和他随行的还有两个布衣人,一名身材不足一米七,典型的二等残废;另一名身材修长,体态婀娜,显然是个女子。
南宫宿卫不管是站岗值哨,还是巡逻值勤都配备猎犬,一伍一只。
原本朝阳宫外,按照陈宫的意见,不仅要修建高墙,还要开挖护墙河渠。要把朝阳宫当作一座城市来建造,使朝阳宫与夏城的防御能够连成一体。
这个意见大多数人都同意,公孙策也心动。可他拒绝了,原因有两个。首先是人力紧张,各地建造房屋就占掉了一半多人力,还要建造种种公用建筑,西魏的人力早已排满,无有闲人。
第二个原因是他几位夫人的意思,朝阳宫外堆砌一层高墙,有一种笼中鸟的感觉。她们宁愿承担风险,也不想有一种被困在这里的感觉。
所以公孙策发动大军,从周围苗圃或废弃的村子里移栽树木至朝阳宫外,与朝阳坡构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