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5
为了自保,刘邦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击败章邯、司马欣。
动了刀子,彻头彻尾站在了项羽对面,恰逢项羽遣英布做掉怀王,刘邦当即起兵,以项羽杀怀王,推翻怀王之约为由,召集诸侯同讨项羽。
因为怀王之约的存在,一开始刘邦就和六国后裔有着一样的利益。
天下诸侯维持怀王之约,就是维持自己统治的合法性,于是联军五十六万,兵发彭城,却被项羽击破,追杀刘邦一路到西,差点结果了他。
因为怀王之约,才有三年楚汉争霸。
为什么项羽要恨怀王?因为怀王之约!
这怀王之约就是楚怀王与六国王室后裔以及各自部属一起订立的盟约,以楚国为盟主,推翻秦国,再建七国政局的盟约。
六国皆由王室后裔来继承,赢秦必须被终结,新秦国该由谁来继承?于是才有先入关中者称王的约定,这个约定中的王,默认是秦王的位置。
怀王之约对于六国王室后裔而言,好处大大的。对于项羽这样的将军而言,没有一点好处,按照约定,推翻秦国后,天下局面是七国分治,而他项氏只能回楚国为将!
他不仅功高震主,可以说是震天下。他就算愿意卸甲归田,怀王也不会安心,所以他询问怀王怎么册封刘邦,就是想知道怀王怎么看待怀王之约。
此时的楚王熊心,西和巴蜀刘汉,南攻江南五岭地区,北面只占据了一个夏口,放弃了与武周争夺北荆州的雄心,以南荆州建立湘州。
桓谦说起自己桓氏,可以说是荣光不复,只有三县之地,势力微薄。
就连三县之地怀王都不能容忍,派他带忠于桓氏的北府军魂出征西域,为的还不是削弱桓氏嫡系军力!
苻宏见桓谦言辞间很是羡慕苻氏,能在倾国占据一郡之地,还在边地,可谓军事重地。
其后他说起了公孙策上次西征,带回不下百万斤金银,这次收获了高昌一郡之地,又在山口击败了塞琉古军队,又派军队运了整整八十口大箱回魏国,可想而知,这箱子里会是什么!
很明显,怀王选择站在项羽的对立面。所以项羽故意曲解‘先入关中者王’这句话,默认的王是秦王,因为没有明说,所以项羽将秦国一分为三,以章邯、司马欣、刘邦各自分领,相互牵制。
在他眼中,秦国始终是心腹大患,所以必须要牵制,要内耗。但他曲解盟约的行为,彻底将刘邦推倒了他的对立面。
刘邦的出身限定了他只想爬上去,爬多高?肯定不会太高,只是能摆脱泥腿子这个阶层就足够了。
如果封刘邦为秦王,他五十左右的人,剩下没几年可活的情况下,肯定要好好享乐什么的,要远离兵戈这种危险活动。
而安置在刘邦身边的章邯和司马欣也不是安分的主,项羽册封他们这样的秦国降将,就是为了打压亲近怀王的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