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兵家大争 > 分节阅读 185

分节阅读 185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后,侯景马上向高欢请劲兵数万,言称追击宇文泰骄胜之兵可获必胜。高欢妃娄氏对丈夫说:“侯景此去即使能击败宇文泰,也肯定不会回来了。”于是高欢没有采纳侯景的建议。

这个女人对高欢很重要,她鲜卑贵族出身,却一眼看重人至中年,还是大头兵的高欢,高欢死后,高氏齐国的权利,一度被她把持。

沙苑战败后,西魏军东进洛阳,河南诸郡多降。为争回此战略要地,次年二月,侯景率卢勇等将西进,攻下南汾州、颍州、豫州。秋七月,侯景与高敖曹围西魏将独孤信于金墉城,宇文泰亲提大军急趋救援。

侯景布阵坚固,北据河桥,南依邙山,一战几乎生擒宇文泰。只因西魏援军继至,兵势复振,宇文泰才反败为胜,击斩高敖曹。

此次河桥之战中,侯景善于因机制变、因形用权的特长引人注目。战后,高欢对侯景信赖有加,依仗他犹如自己的半个身子。

葛荣自诩久历军阵,威行河北,又以众敌寡,胜券在操。他骄傲轻敌,在数十里的平野上布兵一线,平推迎战,分散了兵力。尔朱荣与侯景利用了葛荣的严重错误,腹背夹攻,突破薄弱处,大败义军、生擒葛荣。

河北起义军从极盛而一战败亡。侯景战功卓著,擢为定州刺史、大行台,封濮阳郡公,他开始崭露头角。这个时候的他,地位比高欢高。

期间南朝梁主萧衍派陈庆之率七千白袍军护送投靠梁国的北魏宗室元颢北上洛阳,陈庆之以七千之众打的北魏百万大军溃不成军,望风而降。就是后来奉诏归国的时候,尔朱荣率归来的平叛大军追击,追得很难受。

追得远了,没意义;追得近了,又怕陈庆之反手一击。所以一路追着,直到陈庆之七千白袍军渡河时,遭遇山洪爆发,全军覆没后才撤退。

两年后,尔朱荣入洛阳时被北魏朝廷所杀,高欢很快就和曾与他约为兄弟的尔朱兆翻了脸,大打出手。不久高欢消灭了尔朱氏集团,掌握了北魏的大权,自认丞相。

河南是四战之地,被侯景一番经营后,兵强马壮,不断向南边的梁朝进攻,结果七万大军兵锋所向,一路无敌,最后被陈庆之以一万杂兵打的全军覆没。

七八年后,东西魏在邙山大战,东魏获得大胜。侯景也因用计赚取虎牢城,连收北豫州和洛州,被封为司空,仅次于高欢的丞相一职。

他官高权重、实力雄厚,因此飞扬跋扈。他轻视高欢之子高澄,曾说:“高欢在,我不敢怎么样。高欢要是死了,我绝不能与鲜卑小儿(高澄)共事。”

因此被高澄视为肘腋之患,也引起了高欢的疑忌和防范。

侯景见高欢势盛,遂率部依附高欢。一年后,因君相矛盾激化,北魏孝武帝元修奔关中依附宇文泰,不久被害,之后宇文泰另立元宝炬为帝(西魏文帝)。高欢则立元善见为帝(东魏孝静帝),东西魏分立。

宇文泰据关中与高氏抗衡,南有萧梁,天下三分之势乃成。侯景从此受到高欢重用,成为东魏重要将领。

他悍勇能战,驭军有法,特别注意以厚利财色抚纳笼络士卒。每战胜后都将所抢掠之财宝女子分与手下将士,故得部众拥戴。

他精于韬略,机诈权变。由于善挟巧诈,作战多捷,侯景自视甚高,桀骜不驯,对东魏勇冠一时的猛将高敖曹、彭乐等不屑一顾。

几年后,高欢大举伐西魏,任侯景为西道大行台,经略关西地区。侯景建议兵多力有余,宜分前后二军相继而进。前军若胜,后军全力,前军若败,后军承之。高欢不纳此万全之计,结果于十月在沙苑战败。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