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大赞
宣纸相对要简单很多,每穿透一层都会有手感或者说针感,虽然扎到纤维和没扎到纤维的影响很大,但了解了已知的手感,就很容易控制穿透下一层的手感。
纱布包要难很多,因为不但有纤维的阻塞,更有大量的空洞,甚至可能连续几十层都是空洞。
练手的级别和针道境界并没有严格的关联。
知针境的可能已经不再扎宣纸垫和纱布包,孕针境的可能还依旧扎宣纸垫和纱布包。
而练手的高级对象是人,尤其是病人。
疲惫的老兵下了公交车在站台靠着站牌站了很久,想着又偷偷占了不少便宜特别有成就感。虽然更想每天躺在院子里研究牙印儿,但那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有进一步进展的事儿,自己的境界不够。
针道本身也不是不练习就可以提高境界的道,恰恰相反,针道可能是所有小道中最需要练习的道,而且最不好练习。也许正因为如此,针道到头也只是小道,因为人的寿命有尽头。气的数量不重要,针道气量的需求要远小于其它小道。针道要求的是以气御针,关键在于御而不在于气。
气就像是能量,要用,还要很精确地用。
有气的人多了,针也很容易找,但有气还有针可不算针道。不要说内门,外门也算不上。
这个道理很简单。
因为人要比纱布包更复杂,而病人,更是复杂中的复杂。
就像给你天然气,也给你各种食材,可你不懂得如何用天然气来加工食材的道理,或者是你懂得道理但是没有足够的实践,你就不算厨师。不要说大厨,厨子也算不上。
所以针道从最初级就不止要求养气和学习针的道理,更要练手。练手不是真的伸手,而是练习实践御针的能力。
初级的就扎宣纸垫,扎纱布包。比如扎宣纸垫,就是拿64层宣纸用粗线扎紧。然后手持针或以气御针,从一层开始扎,顺序从第一个针眼扎透第1层,第二个真眼扎透第2层,顺次扎下去,等扎透64层之后再顺次递减。一个宣纸垫只能扎一轮,避免密密麻麻的针眼对初级针师造成影响。
干宣纸垫练好后,就用浸透水的湿宣纸垫。湿宣纸垫练好后,就顺次用干的湿的纱布包。
听起来容易,但关键问题在于宣纸和纱布的材质并不均匀,所以想靠心里默默计时来让针达到预期的深度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