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金刚
有一本书名和《易经》对着干的书,叫《难经》,里面就说:“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
现代译文的意思大致都是懂针灸的人都懂得左手的作用,加强左手的练习,不懂针灸的人都只练习右手,或者有结合后文说扎针要两个手一起上。
后文是:“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
虽然这话和老兵要求两边对称着练习的要求是相符的,但黑猫不太信。
懂针灸的人,那叫“知针者”还勉强,中间那个“为”字是什么意思?
之后带刀在客卫洗澡,黑猫在主卧磨针。
等第九根针磨好,黑猫习惯性拿起一根,手一抖,针向合谷扎去。
扎针是需要手感的,身体每天都不一样,甚至每时每刻都不一样,这都是老兵说的。平时吃喝拉撒当然无所谓,但是在针道里,这种区别大有所谓。
尤其在针道外门,因为外门重穴,而穴又是随着时辰与环境,会有相应变化,抓不住变化效果就可能有所减弱。
内门重经,以气御针,按理来说无所谓,但是到了一定级别,会刻意控制真气的消耗。即使省下来的真气完全没用最终散掉,但散掉和浪费掉也是完全两个概念。所以内门更重视经的变化,甚至有时为了定脉还要靠悬针诊脉等其它手段。
黑猫的古文修养巅峰是高考语文考试那天,被老兵知针培训后自己好奇买古书看的时候,一律买全注全译的……其实就算直接看译文也大都看不大明白。
后来拿这句问老兵,老兵用鼻子嗤了一声。黑猫觉得是老兵也不懂,嗤一下掩饰尴尬。
结果针没扎进去,而且弯了。
或者更准确地描述,针只扎进去了一点儿。
黑猫的第一感觉是疼,第一个想法是银线是假的。
针道的第一个小问题就是扎针会疼,在针穿透皮肤的时候。因为人感受疼痛主要依靠皮肤表面非常薄的一层,用西医理论来讲就是大量痛觉神经末梢都集中在真皮层,所以只要快速穿透真皮层,再辅以其它手段,完全可以让被扎的人感受不到疼痛。
对内门来讲这是很容易解决的,因为在孕针的过程中,真气会将针包裹起来,形成锋利的外形,在透皮的过程中锋利的部分随之消耗,就变成紧随针形的圆头。可黑猫没有真气,就很在意怎么解决这种疼。虽然自己不怎么怕疼,可这与怕不怕没什么关系,能少遭罪当然少遭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