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七十三章 陷阱
“那若是倭寇不进县城呢?”副将仍是有些不无担忧的问道。
“这几个月来,这两股倭寇都龟缩在岛上。”俞大猷略皱了下眉头,“若是我等估算不错的话,岛上的粮草当已是消耗怠尽。”
在整顿军备的同时,俞
放出了探子装扮成渔民,时刻监视着两股倭寇的举动
林道乾刚出海的时候,俞大猷便就收到了线报。
“依着将军的吩咐。”探子立刻回道,“沿海各村庄的百姓早就把粮食藏进了山里,山里树木茂盛,想是倭寇也不敢贸然进入。”
多山地地形,此时倒是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庇护所,行了莫大的方便。
大半个时辰前,还是热热闹闹的山南村,在一番劫掠之后。已是一片破败。
有几户人家的大门都被拆了下来,做成了抬板。屋顶上盖着得茅草,也全被撸了下来,搬回船上,好做过冬的柴禾。
稍作停留之后,大批倭寇又继续朝着诏安县城的方向扑了过去。
诏安县城东五十里,乌山南,厩下村。
“俞将军。”一名探子从马背上翻身而下,“倭寇把船停在了海边,劫掠了山南村。”
“上岸的倭寇数目众多,小地不敢靠近。”探子继续说道,“只在山头上看了一会儿,没见着打杀的场面。一路回来的时候,小地又通报了沿途的村庄。”
“嗯。”俞大猷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立刻挥了下手,“再探。”
“将军。”一名副将想扶着俞大猷坐下,却被俞大猷推到了一边。
“将军,我等在这里守株待兔,那只兔子可是会乖乖的送上门来?”副将小心翼翼的问道。
“呵呵。”俞大猷不急不忙的笑了一声,看了身边的众人一眼,“这里是进诏安县城的必经之路。他林道乾若是想进县城,必定要打这里经过。”
“那山南村的百姓可都安好?”被称为俞将军的,正是抗倭名将俞大猷。
上个月的初七,俞大猷刚接到了调令,领取了五千士兵,奉调赴闽边境剿倭。
自从几股较大地倭寇被剿灭之后,剩下的两股最大地势力,横屿岛的吴平和南澳岛的林道乾,都在漳州和潮州一带的海面上。
所以俞大猷也并不走远,而是驻扎在潮州头岛一带,方便两相接应。
另外一个原因,俞大猷也希望可以寻着机会,一举攻上那两个被倭寇占据的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