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第三十一章 我不知道
追出王府想要相送一番的周牛山等人,只能是目瞪口呆的看着那略显单薄的身影孤独的消失在那一片夜色和漫天的飞雪之中。
萧府的门房如果不是因为门崖上的灯笼照着看见了迎面的面孔,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这个迎面冲进来的雪人,竟然是会自家少爷。
一路冲到侧书房,一头扎了进去。眼角的泪痕已经在寒风中化成了冰,睫毛上融化的冰雪,却已经化成了泪。
“我不明白……我不明白。”萧墨轩不敢放声大哭,只能是伏在案前然泪下。
我如何不明白了?我比谁都明白,可是又有谁能来为我明白。你常说你羡慕我,可又知道,我也羡慕着别人。
可提议的结果。却总是和提议对另一个神秘的地方进行考古发掘一样,遭到无数人的反对和指责。甚至有人愤怒地声称,发掘者会受到上天的惩罚。
害怕上天的惩罚,听起来倒像是一种特殊的敬畏。其实不然,其中更多地,并不是敬畏,而是尊重。尊重我们的英雄,献上一束鲜花,然后静静的走开,不要去打扰他们。更不要去问,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也许,这些地方就是我们东方地圣地。
东安门,萧府,侧书房。
萧墨轩依着嘉靖帝的旨意,将画像送到了裕王府之后,亲眼看着裕王把自己关到了书房里头,门缝里头,隐隐的传来一阵阵低泣。
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你还能抱着一幅画像放声大哭,你还能知道你父母所在,哪怕是到了最后,也还能尽人子之孝,献上清香牲祭相祭。
可是我连哭,都没地方哭;我连哭,都不敢放声来哭。二十多年的养育之恩,岂是一个简单的思念,就可以寄托的。眼泪,只能从指缝里渗出来。
“萧大人,王爷心里头藏的,你我怕是都不明白。”临行前,李芳的一句话,却是差点让萧墨轩的眼泪也要夺眶而出。
扬的大雪,在茫茫的夜空下,铺天盖地的向着大地上
从裕王府到萧府的这一段路程,萧墨轩根本没有乘坐轿子或者马车,一路上撒足狂奔。
事后京城里头的人评论起萧墨轩的这一“壮举”,有的说是萧墨轩眼见着裕王爷要继位了,心里畅快着;也有的说,是因为徐阶和高拱的原因;更有人说,萧墨轩雪中狂奔,只是一个风雅的举动。
略有些松软的积雪和路上的薄冰被踩在脚下,“咯吱咯吱”的响个不停,在脚后面抛出一片片冰屑和破碎的雪花。偶尔踏到被车轮轧过的痕迹上,踉踉跄跄的也不肯慢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