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教阅三州
接下来的教阅实在是让杨翼大开眼界,首先是教阅开始前要按照规矩举行仪式,宋代的规矩大军行动前要先祭牙,牙指的是军中大旗,先用青色绳索将军旗的四周环成一圈,作为祭坛,然后宰杀牲畜祭祀神灵。
“这样的天气,怎么在寒风中将火点燃是有学问的。”折克行这样解释:“您想啊!如果将油琳在柴火上,虽然着火迅速,可缺点也很明显,一是浪费,二是不能持久,所以我们特意打造了这么一个炉子,可以随时调整进风口的方向,让进风口始终对准吹来的风,不用搬动笨重的炉子,不管南风北风皆为我所用,烧起滚水来是奇快无比,从城墙上往下倒,敌人来一个死一个。就算他躲在攻城车里防弓箭和滚木,一样可以通过缝隙将滚水泼进去。”
“难道你就没想到要出城袭击之类的?”杨翼就是想不通,防守好这样的要地固然没错,可不能老这么消极啊!只挨打不反击是绝对不行的嘛!
“想是想过,可是夏人的骑兵厉害啊!”折克行一副感慨敬佩的样子:“大人真是厉害,这次带来的这一指挥骑兵,一看就不逊于铁鹞子,只是人数就实在少了点。”
******
郁闷的杨翼在表扬完折克行的科研精神后就离开了府州,他几乎就要放弃再去麟州直接回太原了。只是联想到訾虎曾经在野外击败过夏国骑兵,况且始终不甘心自己的督训是这么失败,终于还是去到了麟州。
望着呈一字长蛇阵的五百多士兵们,一人拿着一个石盘上下挥舞,杨翼几乎昏厥:“这是什么意思?王副尉,不会你们训练就搞这些玩意吧!”杨翼心说两个月的冬训你们要是就练习力气,老子扒了你们的皮。
王景奇怪道:“我们正是依照大人的意思,强化兵士们的素质啊!”
杨翼火冒三丈,沉下脸色:“你给我说清楚,这样个搞法究竟有何用!”
王景着实被他的语气吓了一跳,怎么这杨大人居然不明白吗?朝廷怎会用了这么个不学无术的人来作督训,连忙解释:“我丰州百年来战事不断,练习力量诚为经验之总结啊!”
看看杨翼的脸色,王景接着解释:“属下等的任务就是守城,城墙之上,如何防守?其一射箭,其二往下扔东西,这两样只需要力气,就算敌人架好攻城车辆和云梯,我等也要用木桩将其撞离城墙,所需者何?力气啊!且如果敌人冲上城楼,扔完了东西的我军要持续战斗,所需者何?不也还是力气吗?”
麟州无疑是三州中最险要之处,南接永兴军路的军事重镇米脂,北连黄河的重要渡口合河津,背后是广阔的、适合骑兵奔驰的平原和丘陵,而穿过这块丘陵地带就可以到汾河的楼烦,然后直下太原府。地理上的重要直接决定了麟州完全是一个军事城市,不但有两万军队聚集在这小小的城池里,更可从历代知州都由朝廷议定任命,并加封为左侍禁上可见一斑。
事实上,不抱什么希望的杨翼,直到上了设在城外一处宽阔野地的教阅台帅座后,才开始觉得不虚此行。
訾虎洪亮豪迈的声音响起:“杨大人,可曾见过如此雄兵?”
如云般的上万大军聚集呼号,震耳欲聋,教阅场上布满了杀伐之气。杨翼终于来了兴趣,这是在城外啊,难道竟要野战吗?不过在前面两州受到的打击让他加了小心:“訾大人军容果然令人震撼,只是不知演练的是力气还是烧火?”
訾虎大笑:“定是张构和折克行两个家伙误导了大人,河东路禁厢精锐尽集我麟州,他们那里又哪有强兵悍卒?大人请教阅便是。”
杨翼犹疑起来,好像他说的是实情啊!说不定是自己又一次无知了。
王景指着兵士道:“大人的三从一大属下甚感敬佩,所谓从实战出发,绝不能去练那些花花架子,目下就是要狂练力气,往城下扔石头,普通人扔上个十块八块就气喘不定,现在经过一个冬天的苦练,我军平均每人皆可一个时辰内扔下上百块大石或者滚木,大人的训练要点真是思虑周详啊!还请大人教阅完毕训示一二。”
杨翼无比的郁闷,非常的无语,训示?训什么?鼓励大家多扔几块石头?数一数谁扔得多?怎么你们就这么消极呢?看来这种思维的改变不是三两天就能成的。得,去府州好了。
******
杨翼连夜去了府州,府州的情况也差不多,折克行唯一别出心裁的地方就是增加了烧火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