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Chapter 161 斯大林格勒
德军接连不断地轰炸令数以万计的平民丧生,斯大林格勒这座苏联南部重镇的大片土地,在数千吨炸弹的袭击下,变成废墟和焦土。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希特勒将战火蔓延到了许多善良人民的美丽家园,一座又一座城市被涂炭,被摧毁。
面对岌岌可危的城市,苏军统帅部调整的作战方案。他们认为,只有用城市作为诱饵,吸引住德军的重兵集团,再用强大的预备队合围第六集团军,才能挽救斯大林格勒。根据这个思想,代号为“天王星”的计划正式出炉。但由于计划最快到11月中旬才能部署成功,这意味着斯大林格勒还要坚持2个半月。70多天的时间,对于生活在和平时代的人们来说,转瞬即逝。但对于胶着于战场上的苏德双方来说,却度日如年。我很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信念,能够支持斯大林格勒的守军和人民熬过这两个半月,也许是对家园的热爱,也许是对自由的渴望。我更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执念,才能让希特勒固执己见,拒不听从他人的建议,放弃攻克无望的斯大林格勒,挽救深陷泥潭的德军于水火。也许是膨胀的野心侵蚀了他的理智,也许是他对帝国的军队抱有太大的信心。
上述两个问题,我相信一千个人就会有一千种解答。当历史的车轮碾过尸横遍野的战场,结果却只有一个。它告诉我们,1942年的11月,世界和人类的进程,发生了根本性的扭转。
派普没有等到奥利维亚的原谅便回到了巴黎。7月底,纳粹德国会在那里举行一个盛大的阅兵式,派普将跟随警卫旗队师参加这一次阅兵。阅兵式完毕之后,他将跟随三营驻扎到诺曼底地区的维尔纳伊镇。在那里,他的军旅生涯即将迎来新的篇章。
派普的新篇章现在还是后话,暂且不提。1942年的7月,一件影响了整个二战走向的事件逐渐进行到了白热化阶段,这是一场具有多个里程碑式意义的战役,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血腥、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在后世,它几乎无人不知。它就是斯大林格勒战役。
这场战役严格说来,从5月份已经开始。当时,德军已经在克里米亚和哈尔科夫地区占得先机。从6月底开始,南方集团军群开始了对苏联南部的进攻。德军的攻势一如既往地顺利,顿河及斯巴顿盆地最富饶的地区均落入德军之手。帝国的军队按照原定计划,向目标斯大林格勒推进。这样令人满意的结果使希特勒大喜过望,然后他的脑子被驴踢了一下,做出了一个极端愚蠢的决定——命令霍特第四装甲集团军从斯大林格勒方向南下,支援克莱斯特第一装甲集团军强渡顿河下游。于是,斯大林格勒方向的进攻部队就只剩下了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早在1941年,希特勒就犯过同样的错误,他调动古德里安的装甲兵团去参加基辅会战,导致德军未能攻下莫斯科。而这一次,他再次亲手毁了自己的战争,将帝国的军人们送上了不归路。
孤军前进的第六集团军由于各种客观原因,放缓了进攻的步伐,苏军得到了宝贵的准备时间。胜利的天平就在这样不易被人觉察的时刻,悄悄发生着倾斜。
7月17日,苏德双方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展开了激烈的交战,标志着这场永垂史册的战役正式开始。由保卢斯上将率领的第六集团军很快突破了苏联人的防线。斯大林按捺不住焦急与恼火的心情,于7月28日发布命令:凡是不服从命令而离开战斗岗位或者撤退的军人都将被枪毙,并严厉要求苏军部队绝对不许后退一步。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斯大林格勒的守军开始了背水一战。德国第六集团军由于缺少装甲兵力的支援,被迫转入防御态势。但苏军的情势也并不乐观。
到了7月30日,也就是巴黎阅兵式的后一天。希特勒的脑袋突然间又被鸡爪子挠了一下,为了保住高加索油田,他突然间深刻意识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要性。于是,第四装甲集团军又被命令支援斯大林格勒战役。霍特带领着军队一路向东北方向进击,到了8月9日,由于苏军的抵抗和反击越来越顽强,霍特不得已转入守势。和第六集团军一样,决定稍加喘息,再一鼓作气,攻下斯大林格勒。
除了地面部队,德国空军也在迅猛果断地完成着自己的战斗任务。7月底,空中部队开始轰炸伏尔加河,意图切断进入斯大林格勒的补给线。短短几天之内,32艘苏军船只被击沉。由里希特霍芬男爵指挥的第四航空队对斯大林格勒开始了猛烈轰炸。苏军的战斗机升空反抗,但很快被德国飞机打得四散溃逃。德国人完全控制了天空。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秋天由于背部受重伤而导致暂时瘫痪的拉尔,凭借惊人的毅力,不仅重新站了起来,而且在8月份的时候重新回到了战场。在战事如火如荼的8月,他击落了26架苏联飞机。他在写给海莲娜的信中异常兴奋地提及自己飞速增长的战绩,并说一定会在今年拿到橡叶饰。在拉尔回到前线之前,海莲娜已经答应了他的求婚,现在她已经是他的未婚妻了。早前施特雷洛的阵亡曾带给她极大的心理震撼,她非常不情愿拉尔又回到那个人间炼狱。但作为一名帝国军人,他必须响应国家的号召,担负起军人的职责。被拉尔视作荣耀的十字勋章在海莲娜看来根本不重要,她唯一的心愿,就是他能够平安归来。
8月19日,保卢斯和霍特重新发起了进攻。他们的军队艰难地向斯大林格勒行进着,面对苏军的负隅顽抗,德国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终于在9月初的时候,到达了斯大林格勒城下,斯大林格勒危在旦夕。
斯大林几乎派出了所有可用的部队,命令死守斯大林格勒。他禁止城内的居民撤走,因为他相信他们的存在能够鼓励守军进行更顽强的抵抗。城内的平民,包括妇女和儿童都被派往修筑战壕及防御工事。事实上,即使没有命令,斯大林格勒的居民也主动这样做了。他们自告奋勇地为守军的行动提供后方支援,很多年轻的女性自愿加入了防守军团。还有很多老人,相互扶持着、掩护着,在补给线已被德军切断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挖出秘密通道,偷偷往城内运送物资。面对强大凶猛的敌人,斯大林格勒人民的精神与勇气,支撑着这座城市免于沦陷的命运,更支撑着苏军战胜敌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