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安定民心
“畜牲,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你这个混账居然敢出卖我……”赫比失控地叫骂,刘烨使了个眼色,侍卫们又将他的侄子带走,赫比瘫坐在地上,整个人抖得不成样子。
“赫比长老,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话好说?”刘烨慢条斯理地问道。
赫比摇摇头:“你不能治我的罪,我要见大王,我要见大王……”
“大王不会见你这种逆臣贼子。”刘烨冷笑了声,沉声道,“赫比长老勾结匈奴出卖国家机密,置大王安危于不顾,实属大逆不道罪不可恕。本宫代大王执掌国印,断不能轻饶此等罪臣,现将赫比午后斩首示众,没收家产家族男子充军女子为奴。”
“王后英明。”连库考带头下跪,其他长老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陆续跟着下跪,向刘烨表忠诚。
赫比看到连库考满眼的鄙视,更不肯向刘烨示弱,扯高嗓门叫道:“王后,你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本长老辅佐过乌孙两代君王,不敢恃功自傲,却也是乌孙当仁不让的重臣!本长老为乌孙效力之时,只有乌布吉长老略长几岁,其余人都是晚生后辈!本长老为乌孙鞠躬尽瘁,为百姓操劳奔波之时,王后你还没出生哪!如今乌孙有难,大王将国印暂时交由王后保管,王后非但不能辩是非道公正,反而要发落对乌孙有功之臣,是否也要趁此战乱为大汉分一杯羹?”
此言一出,有人窃窃私语,有人暗中偷笑,都在猜测刘烨将用什么法子对付赫比长老。反正都吵过这么多天,也没能拿他怎样,眼下也无非说那些老话,未必就能治罪。所以,这八成是一场闹剧,闹来闹去不了了之,不过是王后怕人不服,耍一回威风罢了。
赫比知道朝廷中有不少人顾忌刘烨的身份,存心旧话重提,利用别人对大汉的恐慌再生事端。
刘烨自然能看出他的心思,不慌不忙道:“赫比长老不忠不义不仁,愧对乌孙王族祖先,罚你跪下听训已是念及你过去的功劳。不料你不思悔改,反而得寸进尺诋毁王族,以下犯上罪不可恕。既然大王将国印交给本宫保管,本宫就有生杀大权!来人哪,拿下赫比!”
侍卫们听到命令,随即上前抓住赫比,强迫他向刘烨下跪,赫比气恼地大喊大叫:“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凭什么说本长老不忠不义不仁,你凭什么!生杀大权?就凭你,也敢给本长老定罪?”
赫比拼命挣扎:“不,我不服,我要见大王……”
刘烨挥挥手,懒得再跟他多说一个字,侍卫们将赫比拖了出去,留下几声哀嚎。
“诸位长老大臣,本宫收到大王的亲笔信,边境战况已经得到控制,无需担忧。赫比散播亡国谣言就地正,法,相信日后本宫不会再听到大逆不道的话。”刘烨环视四周,原本支持赫比的长老大臣一个个点头称是,连头也不敢抬。
“另外,驻扎在西域的汉军也将前来支援,击退匈奴迟早而已。还请诸位各司其职,静待大王凯旋之日。”
“乌孙必定完胜匈奴,大王王后永享太平,臣等必定尽忠职守。”
“罪臣赫比,你在乌孙面临战乱之时,几次三番煽动同僚投降匈奴,是为不忠;你声称大王为亡国之君是为大不敬,你提及乌孙国耻将昔比今是为不义,你玷辱先王猎骄靡的英明是为不仁。你这个不忠不义不仁大不敬之徒,不配做乌孙的臣子,更没有资格在朝堂之上口出恶言。”刘烨微微眯起眼睛,打量着依然不服气的赫比,“你自以为私下里做过的勾当能瞒天过海,却不知本宫早已掌握你勾结匈奴的证据。”
赫比神色大变:“胡说,你胡说,你要是有证据,要就治我的罪了,你根本就是造谣污蔑!”
“本宫之所以不急着治你的罪,无非是念在你为乌孙效力多年的份儿上,想给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没想到你背叛乌孙在先,接连当众散播亡国论调,丝毫没有悔改之意。你声称大王是亡国之君,乌孙必定要败给匈奴,字字句句在场诸位都听得一清二楚,你还有什么狡辩的。”刘烨不待他出声,又丢出一张羊皮卷,“这就是你写给匈奴右谷蠡王的密信,上面写明了大王带兵的数目,证据确凿,你还有什么话说?”
“不可能,这不可能的……”赫比惊慌失措,他做事一向小心,这种密信都是交给家人送去匈奴,而且每次回来都收到了回信,怎么可能有失误。
“不错,你自以为交给家人送信,就能保证万无一失。但你没有料到的是,你这种卖国求荣的举动,就连你的家人都看不过眼。”刘烨招了招手,负责给赫比送信的亲侄子被带上来,看到他,赫比忍不住浑身发抖,只听刘烨继续说道,“这封密信早就送到了本宫这里,回信也是本宫写给你的,要不要本宫说出回信内容给你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