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初登大宝(1)
即使再怎样精简,英宗的丧事还是花掉了银、绢七百万缗、匹,这已经比仁宗的银、绢一千一百万缗、匹有所节约了。此时,皇家已所剩无几,三司所辖的各库也已经告罄。
赵顼在大庆殿给自己办了个简单的登基即位仪式,也没有像前代皇帝登基时一样对宗族外戚大行封赏,除了大赦天下以及免除河北、陕西、河东三路百姓三成赋税两道例行诏书外,只颁发了册封皇太后曹氏为太皇太后,所居慈寿宫改为庆寿宫,皇后高氏为皇太后,移居福宁殿西侧的宝慈宫。晋弟颢为昌王,頵为安乐郡王等等。
仪式完毕,众人散去。
赵顼站在大庆殿高高的台基上,仰望蓝天,那天非常晴朗,蓝得一丝云也没有,偶尔一两只黑色的鸟盘旋而过,可只看了一会儿,赵顼便收回了视线,脑袋上那顶通天冠太重,坠得脖子似乎要折了般难受。
一旁的凌水水看去时,赵顼脸上没有如此年纪就手握江山的意气风发,而是格外的冷静,冷静得甚至有些冷漠,亘古深潭般的眼睛里还似有若无地飘过淡淡的忧伤……
其实问了也白问,因为那晚凌水水绞尽了脑汁也没想到历史上还有那么一出。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轰轰烈烈的宫廷政变被赵顼掩盖了。
看赵顼穷得一幅过不起的样子,凌水水笑着安慰:“穷日子穷过,富日子富过,当初你身无分文到我那,不也挺了好几个月吗。慢慢想办法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现在用猛火烤,一时也化不开的。”
赵顼堵得没缝的心稍微松快些,感慨道:“天下之大,知心唯一人,水水,能有你陪在身边,我此生无憾矣。”
如此告白,反倒让凌水水不好意思起来,借口说去休息连忙跑掉了。
看着凌水水沉在黑夜里的背影,赵顼不自禁地笑笑,终于,自己可以守护这个女人了!
凌水水心中一声悲鸣:年轻的赵顼,面对的是几代积累被挥霍一空,却冗官冗兵越来越多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风雨飘摇的大宋!何况还有辽国和西夏虎视眈眈蠢蠢欲动,真正的内忧外患!
在以后的很多个日子里,凌水水曾经无数次地反思,如果,当初自己不在背后推赵顼一把;如果,赵顼没有做成这个皇帝;如果,自己真的狠下心离开了赵顼,事情会不会有些变化?答案是没有如果!
这是一条不归路,走上了便不可回头……
﹍﹍﹍﹍﹍﹍﹍﹍
第二天一早,赵顼亲笔给中书省手诏:
国家多难,四年之中,连遭两次国丧,国家和社会过于疲惫,命群牧使王陶节减一切冗费。
赵顼想了想不放心,又给在河南府督办丧事的王陶亲自手诏指示此事。
接下来,朝廷集议给大行皇帝上谥号曰: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庙号“英宗”,其陵定为永厚陵,宰相韩琦再度担任山陵使,去巩县送英宗皇帝的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