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 锁的传说(一)
老人又细细地看了几遍,看样子是很喜欢,但又不好表现出来。
“我初步判断,这个盒子至少是明朝以前的东西,起码看样子和文饰在明朝中、后期是没有的。上限应该不超过唐以前,因为在唐以前,工艺水品是达不到这个要求的。”
“至于锁嘛,给我点时间我还是能够打开的。你知道对顶梅花芯吗?”
“对顶梅花芯?”
凡心对这个名字简直太熟悉了,因为前天才在网上看过小说《天眼》,里面正好提到有一种锁叫“对顶梅花芯”。可是按照小说的描写,这种锁应该是暗锁,而这里的锁却是明锁。
“你家祖上有人做大官?”
“祖上?”
“是啊,看这盒子,怎么说也是京官才能玩得起的东西。”
“呵呵,你老不是不知道,咱们现在这辈的年轻人哪里还见过什么家谱之类的,说句不中听的话,我跟我祖上的关系还不如跟你熟悉。”
“哈哈……”
“未必这个锁就是对顶梅花芯?”
“当然,这个就是地道的对顶梅花芯。”
看看凡心有些疑惑的表情,老人继续解释道。
“小伙子,可能平时小说看得比较多吧?和我孙子一样,成天趴在电脑前看什么破小说,居然还跟我争执什么才是对顶梅花芯。千万别相信小说里写的,特别象什么金庸的小说,看起来很真实,其实和现实情况相差很远,都是杜撰的。”
对于金庸小说杜撰问题,凡心在大学期间就知道。起因是因为和前来插班进修的和尚起了争执,就是关于该叫比丘还是叫比丘尼或者尼姑,看过金庸小说的人都知道,他的小说中很多地方都会涉及到尼姑这种身份,比如“灭绝师太”、“独臂神尼”等等,无一例外都被叫做尼姑。然而按照佛教的真正叫法,出家的女xing都叫做比丘,或者叫比丘尼,尼在这里本来就是指代女和尚,倘若再叫尼姑,就犯了意思重复的毛病,同时也是佛教中完全没有的叫法。从这一点来说,凡心倒是很赞同老人的观点。
老人被凡心给逗乐了,好长时间缓不过气来。
“你这小伙子还满有意思的。不瞒你说,能够认识这个盒子的人,这个市场里大有人在,可是要说能够认识这种锁的,恐怕除开小老儿我,很难再找出另外一个人来。”
凡心并没有相信老人的话,因为但凡做这个行业的人,嘴上工夫都是一流的,三分货七分吹,你若真相信了,大概你就跟傻子比较靠边了。
“你老看这个盒子大概是什么时候的呢?还有这锁,你能打开吗?”
凡心对盒子也产生了一点兴趣,不过更在意锁是否能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