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抗战悍将 > 第三百五十五章 烽火 七

第三百五十五章 烽火 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顾墨三正了正身子,神态严肃地回答道:“委座,依属下之见,徐州易攻难守,且离南京道长路远,兵员粮弹补充很困难,兵力调动惟靠徐蚌线,一旦该线被截断,就会陷于重围,且徐州乃古彭城所在地,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就是败于此地。此地不可守。”

顾墨三的话让蒋总统不寒而栗,素来迷信的蒋总统对此十分顾忌,他沉默不g了。

在电报中,毛泽d要求后勤工作准备(粮食、弹药等)及政治工作准备,力求比较完备周到。

毛泽d以他卓越的战略家、军事家的才能,紧紧抓住了淮海战役仗成功的关键,即:较主攻方向为多的兵力进逼徐州,造成围攻徐州的态势,以之钳制徐州**主力,使其不能救援徐州东面的第七兵团,从而取得歼灭第七兵团,实现淮海战役第一个目标。

正像辽沈战役把战矛头指向锦州一样,毛泽d在淮海战场把战目标始终指向了第七兵团。通过打击歼灭第七兵团,调动和牵制**主力部队,掌握淮海战场的主动权。同时,毛泽d的作战指示明确而坚定,具体而周密,使得前线指挥员能够迅作出连续作战的反映。

毛泽d的这一招的确厉害,简直难坏了“笨将”刘经扶。他一直弄不清解放军是要直取徐州还是围歼黄百韬兵团,所以也就一直不敢倾力援救黄兵团,左右为难。

济南失守后,**徐州防线已经完全暴露在华东野战军的攻击矛头之下,国民政府军政各方面从上至下都在猜测:解放军下一个打击目标将指向哪里?

在西柏坡,毛泽d与周恩l等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即以一半以上的兵力牵制和阻击歼灭援敌一部,并从西面和北面威胁徐州,使邱李两兵团不敢全力东援,并要求打援部队应在援敌的侧面,即位于徐州的北面、西北面、南面,造成围攻徐州之势,使徐州之**第一个感觉是解放军似乎有意夺取徐州,而不能确切断定解放军并非夺取徐州,而是歼灭黄部第七兵团。等到解放军对黄兵团攻歼紧急而决定增援时,又现如不解除南北两侧威胁,则很难赴援。这样就给解放军以必要的时间歼灭第七兵团。

一般来说,主力兵团应集中投入于攻歼目标上,毛泽d却在解放军拥有足够兵力,且在**兵力集中的情况下,大胆采取了相反的策略。

华东野战军已于1o月12日两次致电军委汇报初步作战计划,收到1o月11日电后,对毛泽d制定的作战方针表示完全同意,认为这一指示有两大好处:(一)解放军兵力规定全部展开避免拥挤,给徐州**侧背威胁大,增大**的顾虑,减轻解放军对**正面抗击、阻击压力。(二)便于粮食供给和后方交通运输。

1o月14日凌晨3时,窗外北3在呼呼地响着,毛泽d坐在他的办公桌前,脸上没有一丝倦意。桌上放着几份电报,一张地图。他把燃尽的烟放进烟灰缸里,抬起头,向窗外看了一眼,外面仍然是一片漆黑。这一天,正是锦州战役总攻的日子。天渐渐凉了,天亮得也晚了。再过几个小时,在北宁线上作战的东北野战军就要向锦州起总攻了。此时,毛泽d还顾不得休息,有关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及部署占据着他的脑海。他拿起笔,开始起*中央军委给饶、粟、谭并告中原局的电报,对淮海战役进一步作出详尽而周密的指示:(一)你们12日1时电部署的缺点是将打援兵力放在正面。而不是放在侧面。你们13日13时电同意我们11日电意见,即可改正此项缺点。其具体部署应以一个强力纵队袭占运河车站,歼灭守敌,控制该地一带;以三个纵队攻占及控制台儿庄及其以南地区,一部直达铁路;以两个纵队攻占临韩(得手后留一个纵队于临韩,直迫贾汪,以一个纵队移至台儿庄及其以西地区)。以上共六个纵队,可由第3、8、1o、13纵、渤纵及从韦吉到路北之两个纵队中抽出一个纵队充任;务使邱李援敌感到威胁,不驱逐我侧面兵力,不攻占台儿庄,即无法越运河向东增援,又使徐州城内感受威胁,不得不留李部第8军驻守。

(二)韦吉的一个纵队南下(不要到滨海去补棉衣,应在现在补棉衣,即从运河车站附近直下维宁),会合留在路南的第5纵,不要位于宿迁以东,而要位于睢宁地区,控制徐宿公路,从南面威胁徐州,使邱李援敌感到如不驱逐韦吉,则无法经睢宿东援,同时对于徐蚌线亦起威胁作用,使李部第9军不敢离开该线。

济南解放后,华东地区的形势也生了重大的变化。华东野战军在粟y率领下解放了山东大部,华东解放区与华北解放区连成一片。华东野战军大部集结在徐州、济南间的津浦路的两侧休整,准备更大规模的作战;中原野战军主力则在刘、陈、邓率领下集结于河南禹城、湖北襄成、叶县等地,两大野战军约6o万人,背靠着华东、华北两大解放区,随时可以直下淮海,夺取徐州,对国民政府统治区的心脏——都南京构成严重的威胁。

对此,**统帅部也十分害怕,判断华东、中原两野战军下一步将向陇海线以南的徐州地区动大规模的进攻。根据这一判断,蒋总统命令华中“剿总”总司令白健生率第3、12兵团向豫西解放区动进攻,以牵制中原野战军,阻止中野东进与华野会合;华东“剿总”总司令刘经扶指挥徐州附近的第第一、三、四、九绥靖区的部队,在徐州地区加强防务,随时阻止我华东野战军由鲁西南或鲁南南下。

9月25日,蒋总统在南京黄埔路的官邸召集国防部长何敬之、参谋总长顾墨三以及陆、海、空、联勤的总司令召开紧急会议,寻求新的作战方略。

一开始,蒋总统就向陆海空联勤四位总司令询问了徐州的战备情况,这几个司令官对徐州的防务缺乏信心,一致认为徐州储粮少,补给不便,大军难以在徐州持久作战。

忧心忡仲的蒋总统把头转向参谋总长顾墨三,问道:“墨三,你看呢,徐州能不能守?”

(三)以第9、两广纵出鲁西南,会合当地地方兵团,位于丰县、鱼台以西,虞城以北,成武以南地区,从西北威胁徐州,使孙部只能对付我第第8军守城。

(四)我刘邓主力第1、3、4、9纵,不日开始攻击郑州,得手后以一部向东,威逼开封,吸引刘全部、孙一部西顾。

(五)以上各项部署,都是为着钳制徐州各部援敌,使其第一个感觉是我军似乎有意夺取徐州,而不能确切断定我军并非夺取徐州,而是歼灭黄兵团。等到我军对黄兵团攻歼紧急而决定增援时,又现如不解除南北两侧威胁,则很难赴援。这样就给我军以必要的时间歼灭黄兵团。至于敌人援军的组成,大概只能使用邱兵团各师。李兵团似难离开徐蚌,因为刘峙不但要对付我军对徐蚌的威胁,而且要防备冯治安孙良诚两部的可能叛变。第六兵团孙部则可能停留在汴徐线上。

(六)以第1、4、6、7、11、鲁中等六个纵队再加特纵,负责歼灭黄兵团三个师。这是全战役的中心目标。

(七)除第9、广两纵应从兖济直出丰、鱼、虞城地区外,其余各部,第一步,先全部开至临沂、梁丘、白彦、邹县之线的展开位置,并休息几天,而不应先后参差不齐;第二步,各按规定任务由该线同时前进。因此,你们不但应等候棉衣、棉花完全到手分配,而且应等候攻济各部的兵员补充及由济南附近开到临沂、邹县之线,因此全军从临邹线向南出动之日期,应推迟到11月5日至1o日之间为适宜。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