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示肝胆】
这指的是孔融一军坐镇的北海。天下大灾,仅余十一城尚有雪苔滋长,然而“洛阳”“襄阳”“北海”三城,雪苔数量,又远远多过其他八城。
北海之中,虽有号称“骑斗天下第一”的大将典韦,但城中兵力,远无法与洛阳襄阳两城相较——然而北海地处偏僻,路途遥远,且城主孔融,自知实力不如,于北海方圆百里,安置陷阱伏兵极多。十余年来,入侵者虽多,却均断命于北海城外,尸骨凝冰覆雪。
袁曹二人凝望郑弘,目光灼灼,敦促他说下去。
“如今陈留,下阫,寿春三地,雪苔长势,大为消减,”郑弘伸出食指,在台面上点了三点,代表这三城;又在这三点右侧,画了一个圆圈,低声道:“然而北海,雪苔之丰,足够城内之兵,享用百年有余!”
袁绍仰面张目,做凝思状;曹操则缓缓点头。
顾堤重重地“嗯”了一声,双掌交拢,道:“刘公察情观势,自比我深远得多,既然他有诺在先,则袁公回南皮,曹公回下阫,一路安然无险,绝非难事!”说完此话,无缘无故地叹息了一声。
前半句话十分中听,但这声叹息,为何而发,就十分耐人寻味了。
正谈间,门外脚步声响,忽有急报。顾堤朝袁曹二人拱拱手,起身出门听报。
杜弘待顾堤脚步声远去,向曹操点头一笑,道:“曹公,下一步,作何打算?”
“回下阫,与陈留陶公,聚力一处。”
“若二位有意——”杜弘压低声音,正色道:“袁公移师下邳,与曹公聚合,距离北海路途虽远,一营奋蹄,五日可达。”杜弘倏然抬臂,“啪”的一声,一掌按在所画的大圈之中,沉声道:“到那时,顾家置于北海的奸细,趁机作乱,与袁曹二公里应外合,则北海一鼓可下也!”
曹操闻言,眼风扫向蒋绩和薛遗,只见他二人脸色均是深沉肃穆,可见顾家众人,就此论已是深入研究,反复博弈,而后定计。
若能得北海,则坐拥雪苔百万斤,进可震敲中原,退则兵粮无忧,袁绍笑了笑,道:“然北海四周——”
一言未毕,只见杜弘矍然立起,探手入怀,缓缓掏出一张被折叠而起的青色兽皮,走了过来,恭恭敬敬地双手供上,低声道:“袁公请看!”
陶谦自濮阳一战中失踪,袁曹二人均不愿往坏处去想,只盼他趁乱脱身而出,已回陈留。
“经此一败,或真如袁公所说,数年间,邺城元气难复,”杜弘道:“而下阫一城,雪苔近荒,论养兵蓄力,更是艰难。”
“杜兄,”曹操十分机警,听着话风,知道杜弘必有想法,肃容道:“落难于此,全靠顾家相护。若有指教,此刻不妨明说,曹某感激不尽。”
“是!”袁绍深深点头,笑道:“畅所欲言,无有忌讳。”
“既然如此,恕我妄言一番。”杜弘微一沉吟,道:“袁公之邺城,僵局难解;曹公之下阫,说句实话,亦是朝不保夕。不若合力转攻——”杜弘忽然闭口,用手指在水碗中蘸了水,在台面上写下“孔”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