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质如玉】
三人各自凝思,一时陷入沉默。此时门口传来管家的声音:“主公,军师到。”
皇甫蒿凝神回忆,想起过往“洛阳六智”之会,每一次都是何进昂然发言,然后贾诩附和,李儒不痛不痒地提起反对意见,最后被何进和贾诩二人驳倒,过程虽大同小异,但确实十有八九,都是顺从了何进之计。
“伯渊也是如此,”董卓恨恨地道:“都是何某人的应声虫!”
“关键是他的计略是好的,李贾二人才赞同。”华雄头脑十分清醒,斯理慢条地道:“倒也不是说明李贾二人和张伯渊,都有反意。”
“此言甚是!”皇甫蒿点头道:“若他的计略不好,伯渊必会全力反对,不会默默无语。”
“全是如此,”忽然之间,董卓勃然大怒,抓起面前的水碗,狠狠震摔到地,怒道:“不愿得罪他!”
华雄脸上却一付又沉又冷的神色,如戴一张人皮面具,旁人全然无法从他脸色中瞅出任何喜怒——此刻他默然凝思,答道:“他一家在此,料也不敢有何异心。”
“此值用人之际,若他在“跃骏会”表现出众,我自会升他为骏,”董卓忽然冷笑一声,道:“也不怕别人说什么‘外将乱入’!”
原来董军中骑将甚多,而“五飞六驰十三骏”,当年为何进所亲自挑选,且制立“跃骏会”这个选拔赛事,规定参与者必须是董军内的骑将,归降的敌将,只能在立大功之后,才有机会参赛。
而此次跃骏会,董卓下定决心,打破这个规定,制定出属于自己的骑将提拔系统。
“何进那一套,自是迂腐至极,必须废除。”华雄道:“外将不入,兵力积聚之速,又岂能赶得上襄阳?”
“哐”地一声,碎片满地。门外的卫兵亦自然听得到这声音,董卓砸碗摔桌,大是常事——若此时进门收拾那一地碎片,正逢他气头上,难免被他一剑劈死,唯心照不宣,听若无闻。
“息怒,息怒。”皇甫蒿道:“如今局势奇诡莫测,更是怒不得。”
董卓摔了碗,脸上尽是委屈难言的神色,一口气缓了大半天,才道:“奉先如此,伯渊也如此,不速除此人,洛阳这一龙一凤,早晚要反!”
华雄与皇甫嵩心中明白,害怕失去吕布张绣,才是董卓决意要除去“何大将军”的根本原因——一方面,自然是由于董卓极爱惜这一对将领;另一方面,若与何进一派的对峙,到了必须死斗破局的程度,起决定性因素的,或许就是吕布张绣这两个战力冠绝天下的骑营。
董卓自傲之中,又有自卑——论文才武略,人格魅力,他自是无法与何进相比;论笼络人心的手段,更是远逊。“拖得越久,越是糟糕!”他叹了口气,道:“最怕我身边的人一个个离去,到时就算他不反,我也须拱手让位。”
“是,”皇甫蒿道:“此时内忧外患,正该笼络天下名将,以壮军力才是。”
说到“内忧外患”四个字,董卓脸色一沉,目光中杀气阴寒,沉声道:“他一反,李儒贾诩,必是随他反!”
这句话皇甫蒿听来,极是震惊莫名。李儒贾诩,一乃军师,掌握绝多的董军机密;一是洛阳军第一谋士,奇谋诡计,天下一绝——这二人放手一搏,跟随何进造反,那后果岂是一个“祸”字能当?
“主公,”皇甫蒿问道:“何出此言?”
“他们的心思,瞒不住我!”董卓连连冷哼,摸着肚子道:“每次定计,你倒想想,哪次他三人的意见是不同的?”